欢迎来到山村网

依那普利说明书

2019-07-01 22:42:55浏览:78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依那普利的说明书二、依那普利片的药代动力学怎样三、培哚普利片与依那普利片的区别有哪些依那普利的说明书1、依那

文章目录

一、依那普利的说明书二、依那普利片的药代动力学怎样三、培哚普利片与依那普利片的区别有哪些

依那普利的说明书

1、依那普利的说明书

药物名称:依那普利。

英文名称:Enalapril。

分子式:C20H28N2O5。

药物别名:益压利,恩纳普利,依纳普利,苯丁脂脯酸,苯丁酯脯酸,苯脂丙脯酸,苯酯丙脯酸,依拉普利,依那林。

药物类别:抗高血压用药。

所属类别:血管紧张索I转换酶抑制药。

剂型规格:片剂:5mg/片,10mg/片,20mg/片。

2、依那普利的适应症状

本品适用于各种程度高血压病、肾血管性高血压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也可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尤以常规应用洋地黄或利尿药难于控制者,能延缓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的临床进展及减少住院治疗的需要。

3、依那普利的用法用量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的严重程度,起始剂量为10毫克至20毫克,每日1次。对轻度高血压,建议起始剂量为每日10毫克。治疗其它程度的高血压,起始剂量为每日20毫克。

常用维持剂量为每日20毫克。根据病人的需要,可调整至最大剂量每日40毫克。肾血管性高血压,这类病人的血压和肾功能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特别敏感,应从较小的剂量(如5毫克或以下)开始治疗。

依那普利片的药代动力学怎样

1、那普利拉主要从肾脏排泄。尿液中的主要成分为约40%的依那普利拉及原形的依那普利。除了转换成依那普利拉外,没有证据表明依那普利有其它明显的代谢物。依那普利拉的血清浓度曲线显示其终末相延长,似乎和其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结合有关。在肾脏功能正常的受试者中,口服依那普利4天后,依那普利拉达血清稳态浓度。多剂量口服依那普利后,依那普利拉的累积有效半衰期为11小时。口服依那普利后,其吸收不受胃肠道存在的食物影响。

2、那普利口服后迅速吸收,1小时内达到血清峰浓度。根据尿回收率的数据,口服依那普利的吸收程度大约为60%。口服吸收后,依那普利快速而完全地水解为有效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拉,依那普利拉达到相似的血清峰浓度的时间大约为4小时。治疗范围内的各种剂量的依那普利,其吸收和水解程度是相同的。在狗中进行的研究显示,依那普利极少或不能通过血脑屏障,依那普利拉不能进入脑中。

培哚普利片与依那普利片的区别有哪些

1、依那普利片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口服后在体内水解成依那普利拉,后者强烈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管紧张素Ⅱ含量,造成全身血管舒张,引起降压。对Ⅱ肾型高血压、Ⅰ肾型高血压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均有明显降压作用。依那普利片的主要成分是马来酸依那普利。培哚普利片是一种强效和长效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而心输出量和心率不变。用于治疗各种高血压与充血性,培哚普利片的主要成分为培哚普利。

2、培哚普利片与依那普利片的区别在于:依那普利片是单纯的制剂依那普利片是复方的,就是组成上的区别,治疗目的都是一样的。培哚普利可导致:由于缺少醛固酮的副反馈,肾素活性增高;醛固酮分泌减少;长期服用,总外围动脉阻力降低,且优先作用于肌肉和肾脏血流,不伴有钠和液体潴留或反射性心动过速。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阿奇霉素的作用

上一篇:

如何治疗性冷淡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