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小心美食中藏着“毒”

2018-12-05 15:01:36浏览:52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在众多食源性疾病中,有一类是由于误食有毒植物或者食用因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引起的中毒。这类中毒除出现
在众多食源性疾病中,有一类是由于误食有毒植物或者食用因加工、烹调方法不当、未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引起的中毒。这类中毒除出现急性胃肠炎症状外,还可引起其他器官的损害,多数没有特效药物,如果抢救不及时可引起患者死亡。常见的有毒植物中毒有菜豆中毒、苦瓠子中毒和毒蘑菇中毒等。

  菜豆一定要烧熟煮透

  菜豆,包括扁豆、四季豆等,生的或未煮熟的菜豆中含有较丰富的红细胞凝集素和皂苷,这两种生物毒素分别具有红细胞凝集和溶血作用。如果食用了没有烧熟煮透的菜豆,快则数分钟,慢则2小时~4小时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一般程度的中毒可自愈,严重者可出现四肢麻木、胸闷等症状,需要就医治疗。预防菜豆中毒,最重要的是要烧熟煮透。

  在烹调菜豆时,一次加工量不宜过大,要将菜豆烹调到失去原有的生绿色,且没有豆腥味方可食用。

  有苦味的瓠子不能吃

  瓠子是葫芦的变种,有些瓠子在生长过程中受到遗传、高温、干旱等影响,导致植物体内产生碱糖甙毒素,且毒素加热后也不易被破坏。误食苦瓠子数小时后,轻度中毒者会出现口干、头昏、恶心、乏力、嗜睡的症状;重度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绞痛、腹泻等症状,不及时救治会导致严重后果。加工瓠子前,最好用舌头舔一下去皮的瓠子肉,有苦味即有毒,不可食用;炒熟的瓠子如发现有苦味,应连同锅里的其他食物一起丢掉。

  别随意采摘食用野生菌类

  毒蘑菇是指食用后可引起中毒的一类大型真菌。目前我国已知的毒蘑菇有100种左右,人们由于缺乏区分有毒和无毒蘑菇的经验,容易误食,导致中毒。毒蘑菇中毒素成分各异,能够导致不同的症状。一般分为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光敏性皮炎型。毒蘑菇中毒无特效解毒药物,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患者死亡。由于毒蘑菇和可食野生菌很难从外形上区别开来,再加上民间一些鉴别方法通常是不靠谱的。所以,不随意采摘或食用野生菌类才是唯一正确的做法。

  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三类之外,有毒植物还有发芽土豆、霉变甘蔗、鲜黄花菜等等。要增强防范意识,还要管好嘴。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秋天润肺清肺:汤品+粥品+茶饮

上一篇:

食物里有五种天然杀菌剂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