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宝宝异物卡喉怎么处理

2019-07-03 14:58:03浏览:79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宝宝异物卡喉怎么处理1. 宝宝异物卡喉怎么处理呢2. 宝宝异物卡喉有什么症状3. 宝宝异物卡喉要注意什么二、宝宝异物

文章目录

一、宝宝异物卡喉怎么处理
1. 宝宝异物卡喉怎么处理呢2. 宝宝异物卡喉有什么症状3. 宝宝异物卡喉要注意什么
二、宝宝异物卡喉是什么原因三、如何预防宝宝异物卡喉

宝宝异物卡喉怎么处理

第一步:用手指抠催吐。把手指伸到宝宝的喉咙深处,按压舌根来催吐。

第二步:大人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跷起二郎腿,让宝宝俯卧趴在腿上,头低一点,膝盖顶着宝宝的胃,用空心拳从下往上快速叩击宝宝背部两侧,一分钟100次左右。注意避开脊柱和腰两侧的肾区。

如果宝宝在3岁以上,能独立站稳,还可以采取站姿。让宝宝上身略向前倾,大人用双臂从身后将宝宝拦腰抱住,同时右手握拳,左手则按压在右拳上,两个大拇指顶住胃,猛烈而迅速地往上顶。

1岁以内的宝宝,可以直接倒提拎住他的双腿,用空心拳拍后背。

家里如果有2个人,一个人紧急处理,另一个人拨打120。一般卡得不深的气管异物在家里拍拍背就咳出来了。如果3分钟还不见效,估计是卡得比较深,要赶紧上医院。

2.1、呛咳明显,气喘,声嘶

多于宝宝进食中突然发生呛咳、剧烈的阵咳及梗气,可出现气喘、声嘶、紫绀和呼吸困难。若为小而光滑的活动性异物,如瓜子、玉米粒等,可在孩子咳嗽时,听到异物向上撞击声门的拍击声,手放在喉气管前可有振动感。异物若较大、阻塞气管或靠近气管分支的隆凸处,可使两侧主支气管的通气受到严重障碍,因此发生严重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2.2、轻微咳嗽和憋气

若异物较小,刺激性不大,或异物经气管进入支气管内,则可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为咳嗽和憋气的症状很轻微,甚至消失,一般来说,直径小于2厘米(约1元硬币大小),长度小于4厘米的异物,若不是尖锐的、或有腐蚀性的物品,都可以通过粪便排出。

2.3、气管黏膜肿胀,出现持续性咳嗽

植物类气管异物,因含游离酸,故对气管黏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豆类气管异物,吸水后膨胀,因此容易发生气道阻塞。异物在气道内存留越久,反应也就越重。初起为刺激性咳嗽,继而因气管内分泌物增多,气管黏膜肿胀,而出现持续性咳嗽、肺不张或肺气肿的症状。

孩子不小心被异物卡住,千万不要摇晃,或者拿手去嘴里掏!因为这样做可能会让异物卡得更深,后果将不堪设想!有时异物未进入咽腔,可试行抠出,但若异物已进入咽腔,取出机会较小,此时最好不要用手指抠,因为这样做说不定还会把异物塞入喉腔或造成咽喉黏膜水肿等险情。如果尚未完全窒息,还有呛咳,应鼓励患儿用力咳嗽,有时可能将异物咳出。

当自己的宝宝被异物卡住喉咙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要着急,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要冷静下来,可以按照这些方法去操作,给宝宝减少点危险。如果这些方法做不来,第一时间送医院。

如果异物取出后宝宝仍然没有呼吸,马上做人工呼吸。先让宝宝躺着,抬高他的下巴,用你的手指捏住他的鼻子,然后再用你的嘴唇封住他的嘴巴,每3秒钟做一次呼吸动作,并且每分钟检查宝宝一次。假如宝宝还是没有呼吸或脉搏,就要快速用力地压挤胸部5次,以每分钟至少100次的速率进行,每进行5次压胸动作后,再施一一次急救呼吸。

宝宝异物卡喉是什么原因

喉异物是指喉腔被外来的物体占据,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幼儿。俗话说“咽喉要道”,可见咽喉部的重要性。声门裂为呼吸道最狭窄处,一旦误吸入异物,极易致喉梗阻,严重者可于数分钟内窒息死亡。如果咽喉部卡有较小异物,患者也是非常痛苦的。人们常用“如梗在喉”来形容。

幼儿在进食时突然大笑、哭闹、惊吓等误吸入喉部。儿童口含小玩具、笔帽、气球碎片、硬币等时,若突然跌倒、哭喊、嬉笑易将其误吸入喉部。睡眠、昏迷、醉酒时发生误咽误吸。企图自杀,有意吞入异物。

喉异物种类有哪些?花生米、各种豆类等坚果约占一半以上,鱼骨、果核、骨片、饭粒亦较常见,钉、针、硬币等金属物体,笔帽、小玩具、气球碎片等塑料制品亦很常见,还有老人的假牙等。

如何预防宝宝异物卡喉

1、不要给孩子吃不能咀嚼的食物,3岁以内宝宝不要给花生、瓜子、蚕豆等不易咬嚼的食物;5岁以下宝宝不要吃泡泡糖和不要进食体积较小的果冻等食物;

2、教育孩子正在吃食物或口中含有东西时,不要哭、笑或玩耍;

3、告诉孩子不要将小物件含在口内玩;小儿玩具不要带有容易脱落的小零件;

4、对于刚会爬、会走的宝宝,周围不可放置小物件,以免抓到后放入口中;

5、发现孩子口内有异物,应劝说或诱导其吐出,切不可急于从其口内挖取或打骂;

6、调制孩子饮食时,应仔细小心,防止有异物掺杂。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婴儿异物卡喉急救方法

上一篇:

儿童急性肠胃炎呕吐怎么办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