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人遇到猝死怎么急救

2019-07-03 15:53:31浏览:251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人遇到猝死怎么急救1. 人遇到猝死怎么急救2. 遇到猝死如何自救3. 猝死有什么前兆二、猝死是什么原因三、猝死如何预

文章目录

一、人遇到猝死怎么急救
1. 人遇到猝死怎么急救2. 遇到猝死如何自救3. 猝死有什么前兆
二、猝死是什么原因三、猝死如何预防

人遇到猝死怎么急救

1.1、用力叩击胸部位置

如果患者出现昏迷状态,要将患者放置在柔软的地面上,颈部上抬,头轻轻后仰,促进气道的流畅,帮助患者的呼吸。然后用力握紧拳头,对准患者胸部位置,进行短暂而有力的叩击。如果没有效果,可反复进行,避免出现室速、室颤等现象,帮助患者恢复窦性心律。

1.2、做全外心脏按压

将左手放置在患者胸骨下1/3处,然后右手按压在左手的上方,每分钟一百次左右的速度,适当用力按压心脏,使胸廓能进行上下活动,将心脏里的含氧量输送到动脉血管中,让心脏和大脑得到血液的供应。

1.3、人工口对口呼吸

出现猝死的症状时,患者处于昏迷的状态,会引发心脏停止的现象,容易引起缺氧,出现生命危险。这个时候要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将患者的鼻孔捏住,然后推开下颌,让患者的口始终处于张开的状态。急救者用力吸气,将气吹入患者的口中,反复进行,避免患者出现缺氧而死的现象。

主动的咳嗽,是一种简便易行、迅速有效的心脏意外和晕厥的自救术。在美国,许多医院的心脏病人监护病房,病人都要首先接受一种咳嗽自救训练和告诫,以便在心脏发生意外来不及呼救或医务人员未来得及抢救时,作为一种应急的复苏自救术。咳嗽,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作为心血管意外的自救术呢?

老年人和心血管病人猝不及防的死亡中,50%至70%缘于心脏的意外,其中半数以上在发病后半小时内死亡。这种猝死,多在心脏生物电活动紊乱,引发致命的心律失常或心脏停跳时发生。这种没有预兆在瞬间发生的意外,也就是几分钟时间的事,除非佩带有自动除颤起搏器,病人多半是凶多吉少,且难以复苏。在这极短的时间内,病人常无力呼吸或求助。最可行、有效、迅速和可能做到的救护措施,也就是大力咳嗽几声。咳嗽大约可以产生75焦耳的动力能量,随即被转化为生物电流,能给濒死的心脏一次像“除颤”那样的复苏机会,其效果与胸外心脏捶击复苏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3.1、口唇发紫、憋气

长时间站立或者工作的人,血液循环会出现问题,当疾病发作时,不仅会导致疼痛出现,还会导致憋气的情况,同时因为血氧下降,人的口唇还会出现发紫的现象。

3.2、重度的血压上升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发病预兆疼痛剧烈,并在疼痛时还出现重度的血压上升症状。

3.3、疼痛

在猝死的发病预兆信号中,疼痛时易被人感知与发现的,若胸部突然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还透不过气,一定不要忽视。冠心病是日常猝死率高的,冠心病包括心梗与心绞痛,而胸痛是冠心病典型的症状,通常发生在胸骨后方,或是不知道哪疼,重点是闷痛。

3.4、过度出汗

没有运动,而在脚掌、手心、头皮、后背或颈子等有大量出汗的症状,需警惕是心脏病的预警信号。过度出汗可能是心梗的预警信号。

猝死是什么原因

1、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也称为心脏性猝死,它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患者突然死亡。目前多数人接受的有关心脏性猝死的概念是:“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非预见性的自然死亡,患者即往可以患有心脏病或无心脏病史,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一般在瞬间至一小时之内。”心脏性猝死在所有猝死患者中占绝大多数,研究显示,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心脏性猝死占75%。其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猝死,见于急性冠脉综合征。

2、非心源性猝死

也称非心脏性猝死,指患者因心脏以外原因的疾病导致的突然死亡,约占全部猝死的25%。临床常见的主要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如肺梗死、支气管哮喘,神经内科疾病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等。此外还有主动脉夹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内源性高血钾)等。

猝死如何预防

1、科学饮食、坚持运动、摒弃恶习(最重要的就是戒烟戒酒)等,还要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通过上述做法是为了能有效地防止和延缓斑块的形成和发展。

2、在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加上调脂药物,还应定期去医院检查。

3、冠脉综合征发生时,患者的心肌极度缺血,此时任何增加心脏做功的因素都可能加重病情,甚至诱发室颤。如精神紧张、恐惧等,故保持冷静非常重要。

4、患者应该全身放松、就地休息,不要走动,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卧位、半卧位及坐位等。

5、服药,以防止血压升高,扩张冠状动脉,减少心脏负荷,降低心脏耗氧,防止室颤发生。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脑中风怎么急救

上一篇:

触电后怎么急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