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流感的传染源和途径是什么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其中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成人和年龄较大的儿童患季节性流感(无并发症)期间,病毒在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住院的成人患者可以在发病后持续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散播有感染性的病毒。研究发现:婴幼儿流感或人 H5N1型禽流感病例中,长期排毒很常见(1-3周)。此外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患者也会出现病毒排毒周期延长的现象。
流感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即流感患者在讲话、咳嗽或打喷嚏的过程中,将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排放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引起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认。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常发病即出现一些呼吸道症状,以及全身中毒症状。呼吸道症状包括咽痛、咳嗽、发热(多以高热为主,一般都是高烧39℃左右)、头痛、怕冷、流鼻涕等;全身中毒症状包括发热,尤其会出现一些高热,以及全身的酸痛、肌肉痛,全身乏力。流感也可能会引起腹泻和呕吐等症状。
流感的部分人群里面还会出现并发症,肺炎、中耳炎、鼻窦炎,甚至脱水都可能会出现,对于一些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会出现某些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急性加重,比如说心脏病的急性发作、糖尿病的急性加重,以及心肺疾患的急性发作等,其带来的不良影响会引起住院,乃至需要呼吸机的支持治疗,甚至出现死亡。
流感有什么危害
大多数人得了流感往往在家休息或自行服药不去就诊;或就诊时医疗机构由于多种原因不做实验室检测只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在高发季节,有基础病的年老体弱者经常因流感使原有病情加重,并以原有基础病或并发症就诊,从而忽略了流感的诱因。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传染病监测网报告的流感病例仅仅是冰山的一角。
据权威专业机构最新估计,流感的季节性流行在全球每年导致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罹患流感,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和25万~50万死亡。我国北方城市每年流感相关的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的超额死亡率达到12.4/10万,其中86%发生在65岁以上老年人。有数据表明, <15岁的儿童和≥75岁的老人因流感相关的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脑血管病和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的超额住院率最高,城市地区流感住院患者的直接医疗成本高达万元以上。因此,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把流感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来对待。
怎样预防流感
目前流感疫苗的接种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可扫码查看回答:
药物治疗和预防。目前临床可用的流感治疗和预防药物主要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静脉用帕拉米韦。最佳给药时间是流感症状出现48小时内,应尽早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症状出现96小时后给药也有疗效。
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首先要从防护开始,平时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提高个人健康素养。
当家长带患儿去医院就诊时,应同时做好患儿及自身的防护(如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要提高家庭防护意识,避免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传播。幼儿园、学校出现感染病例应及早采取隔离措施,切断传染源。
要注重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人员推荐服用奥司他韦或疗效明确的中药制剂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