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糖尿病脂肪肝要做什么检查

2019-07-05 13:38:34浏览:95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养生之道网导读:糖尿病脂肪肝要做什么检查?糖尿病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在20%~80%之间,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养生之道网导读:糖尿病脂肪肝要做什么检查?糖尿病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在20%~80%之间,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危害大。因此,糖尿病人要及时地进行肝功能检查。那么,糖尿病脂肪肝要做什么检查呢?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一、糖尿病脂肪肝要做什么检查?

1、肝穿刺活检

是确诊脂肪肝的重要方法,尤其对局限性脂肪肝。在B超引导下抽吸肝组织活检远较过去盲目肝穿刺法准确、安全。活检的意义在于确定肝内是否存在脂肪浸润。评估某些血清学指标以及B超、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脂肪肝、纤维化的可靠性,需以肝活组织学改变作为金标准,并用以客观评价某一治疗方案对脂肪肝纤维化治疗的确切效果。这是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诊断方法之一。

2、血液生化检查

中、重度脂肪肝由于脂肪囊肿的破裂及肥大的脂肪细胞压迫胆道,可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β球蛋白、铁蛋白、ApoA1及胆汁酸常升高。临床研究发现,仅20%~30%的脂肪肝有上述一项或一项以上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特异性。这也是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诊断方法。

3、血清脂质检查

血清脂质检查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等检查,甘油三酯是检查脂肪肝最准确的项目,空腹时检查血清中甘油三酯升高一般就是酒精肝导致,伴随胆固醇和脂肪酸升高。

4、肝功能

肝功能检中转氨酶、胆红素、胆碱酶等项目可明确检查出脂肪肝程度,脂肪肝必然是引起肝脏受损的,导致肝功能下降,一般情况下轻度脂肪肝的肝功能正常,中重度脂肪肝患者的转氨酶、胆红素、胆碱酶会出现升高。

5、二维超声检查

由于肝细胞内脂肪沉着,对超声波能量吸收明显,并产生散射作用,故声能主要为肝前场所吸收,而后场声能明显衰减,肝内管道结构(特别是静脉)变细不清。B超可检出肝脂肪含量30%以上的脂肪肝,其对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的敏感性达100%。

6、CT检查

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肝内密度普遍低于脾脏、肾脏和肝内血管,增强后肝内血管影显示得非常清楚,其形态走向均无异常。CT值的高低与肝脂肪沉积量呈明显负相关。肝、脾CT值应小于0.85。

CT所以能显示出肝脏的脂肪浸润,是因为脂肪密度低于所有软组织的密度。其机理可能是脂肪对X线的吸收量减少,显示低密度区,肝内血管状结构因X线量吸收多,便显示出“树枝状”的高密度区。对脂肪浸润的诊断,CT虽然优于B超,但对直径小于2cm的圆形或小片状脂肪浸润仍难与肝癌相区别。

7、MRI检查

一般认为其价值较US和CT为小。脂肪肝的磁共振(MRI)表现为全肝一叶或灶性脂肪浸润,自旋回波(SE)序列和反转恢复(IR)脉动序列的T1加权信号正常。短的IR序列和SE的T2加权像信号可稍高,但只显示脂肪的质子像,脂肪浸润区为高信号,肝内血管位置正常。近年有人用MRI测定肝组织脂肪含量。

8、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核素亦可用于脂肪肝的诊断,但缺少特异性。值得注意的是,肝内局灶性脂肪浸润,B超检查可表现为局限性占位,而放射性核素99mTc肝扫描可显示正常,有助于诊断。

二、为什么要检查肝功能?

肝脏是胰岛素作用和胰岛素分解代谢的主要部位,肝脏功能与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关系密切。糖尿病容易引起脂肪肝,影响肝功能,同时所有药物都需要通过肝脏进行解毒,如果糖尿病病人肝脏功能不好,有些药物如苯乙双胍就不宜选用,否则会加重肝脏损害,甚至引起致命的乳酸性酸中毒。

所以,检查肝功能有助于口服降糖药的选择。此外,检查肝功能还可以了解有无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以排除肝源性糖尿病。

因此,肝功能正常的糖尿病病人最好每半年查一次肝功能;如果肝功能不正常,还要增加检查次数。

如果糖尿病人有脂肪肝的症状,建议尽快到医院排查。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糖尿病足要做什么检查

上一篇:

带你全面认识糖尿病性低血糖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