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糖尿病肾病的症状是什么
1.1、蛋白尿
开始由于肾小球滤过压增高和滤过膜上电荷改变,尿中仅有微量白蛋白出现,为选择性蛋白尿,没有球蛋白增加,这种状态可持续多年。随着肾小球基底膜滤孔的增大,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而出现非选择性临床蛋白尿,随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尿蛋白逐渐变为持续性重度蛋白尿。
1.2、浮肿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没有浮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浮肿,当24小时尿蛋白超过3克时,浮肿就会出现。明显的全身浮肿,仅见于糖尿病性肾病迅速发展者。
1.3、高血压
高血压在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中常见。严重的肾病多合并高血压,而高血压能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恶化。故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是十分重要的。
1.4、肾性贫血
大多数患者有轻中度贫血,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呼吸急促。其主要原因是红细胞生成素缺乏,尚可由营养不良及骨髓造血能力减退及红细胞寿命缩短、频繁抽血等共同造成。
1.5、胃肠道症状
会出现没有食欲,恶心,想吐,腹泻等情况。
1.6、其它症状
视网膜病变并非肾病表现,但却常常与糖尿病肾病同时存在。甚至有人认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可能存在糖尿病性肾病。
2.1、遗传因素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还表现出家庭聚集现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高于无高血压家庭史的患者。
2.2、高血压
高血压与糖尿病肾病发生无直接关系,但原有高血压或病程中至微量蛋白尿期时血压升高后可加速糖尿病肾病进展和肾功能的恶化,加重尿白蛋白的排出。
2.3、高血糖
糖尿病肾病发生与高血糖密切相关,血糖控制不佳可加速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明显延缓其发展。
2.4、肾血流动异常
高血糖时,肾小球内高灌注,高滤过状态,跨毛细血管壁压力增高,使系膜细胞扩张,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和产生致密小滴,肾小球上皮细胞从基底膜上脱落。肾小球基膜Ⅳ型胶原信使糖核酸增高,使基膜增厚,最终形成系膜的弥漫性、结节性病变,发生肾小球硬化。
由于早期糖尿病肾病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表现出来,当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蛋白尿、眼睑浮肿、眼底病变时,病人多已经进入了中晚期阶段。
而糖尿病肾病一旦发生,则将呈进行性的趋势恶化下去。伴随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糖尿病病人还可能出现高血压、身体浮肿、低蛋白血症等情况。而随着糖尿病肾病病情的进展,糖尿病病人将最终发生糖尿病肾衰竭、尿毒症的症状。
在病情恶化进展的过程中,糖尿病、高血压的存在将加速病人肾损害的进程,反过来,肾病的进一步加重又将导致病人的高血压病情持续加重。如此,糖尿病、高血压和肾病三者之间将相互促使恶化进程,这也导致糖尿病病人在实施临床治疗时的难度大大增加。
糖尿病肾病怎样饮食
1、糖尿病肾病饮食尽可能多摄入必要氨基酸,在低蛋白膳食时,热量供给必须充足,以维持正常生理需要。在日常饮食中,补充蛋白质要注意,适量摄取优质高蛋白饮食,而不要盲目补充高蛋白,以免加重肾脏负担。
2、兼有水肿或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的饮食原则:应采用低盐、无盐、或少钠饮食,以防水肿的发展和血压的增高。
3、糖尿病肾病患者多数伴有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时,应适当减少脂肪并多采用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应限制在300mg以下。
4、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可根据空腹血糖情况参考食量大小,可适当增加碳水化物,但来自碳水化物的热量不应大于70%。
怎样预防糖尿病肾病
1、饮食预防
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可适当限制钾和蛋白质的摄入。应节制含钾饮料、含钾水果的摄入。食盐摄入应有限制也是对于糖尿病肾病的预防措施。糖尿病肾病患者还需多加饮水,保持每日饮水量和尿量在1500~2000ml左右。
2、定期检查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检查。检查很重要。如抽血验尿检查。经由血中的肌酸酐及尿中蛋白质来评估肾病变的进展,及时掌握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有效延长肾脏寿命。
3、泌尿道感染
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明显影响白血球对细菌的免疫能力,而使得人体抵抗力变差,造成泌尿道感染发炎。若患者不及时治疗,除了易引发败血症外,更易使得肾功能的损害雪上加霜。因此,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女性糖尿病患者要慎防泌尿道感染。
4、严格控制血糖
患者除了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饮食、锻炼,正确使用降糖药物外,还应当努力消除一些严重干扰降糖的因素,如便秘、失眠、焦虑、抑郁等,同时配合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