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糖尿病有哪几种类型

2019-07-05 16:32:10浏览:963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养生之道网导读:糖尿病有哪几种类型?糖尿病的发病人数正在逐年增加,并且号称人类生命的三大杀手之一。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怎么

养生之道网导读:糖尿病有哪几种类型?糖尿病的发病人数正在逐年增加,并且号称人类生命的“三大杀手”之一。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怎么预防与治疗糖尿病也成了很多人关注的问题。那么,你了解常见的糖尿病有哪几种类型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一、1型糖尿病

1、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到破坏,导致了体内胰岛素的绝对缺乏。1型糖尿病 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自体免疫疾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对自身作出攻击而成的。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对自身分泌胰岛素的胰脏贝它细胞作出攻击并杀死他们,结果胰脏并不能分泌足够的胰岛素。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

2、症状表现:

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和儿童,急性发病并且具有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少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因脂肪分解增多导致其分解产物血酮体水平升高,所以检查时除了高血糖和尿糖强阳性外,往往还有尿酮体阳性。较重者还可出现酮症酸中毒。

3、特点:

1型糖尿病绝大多数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而病因不清的特发性为数不多,胰岛B细胞由于受到自身免疫损伤而遭大量破坏。成年后也可发生1型糖尿病,但大多是进展缓慢,症状不明显,所以称为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临床上常常误诊为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所以要用外源性胰岛素给予替代治疗。

二、2型糖尿病

1、发病机制:

2型糖尿病是当前糖尿病患者的主体,占到90%以上。其病理机制是多种组织细胞的胰岛素抵抗伴有胰岛素的分泌障碍,后者主要包括胰岛素量的不足或者质的下降。患者不发生自身免疫性损伤,胰岛细胞数量多不减少,但胰岛B细胞功能减退,致使患者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而造成高血糖。

2、症状表现:

病人在疾病初期或甚至终生,其生存不需要胰岛素治疗。通常无酮症酸中毒倾向,但在感染等应激情况下,也可诱发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较1型糖尿病强烈。由于高血糖发展缓慢,许多病人早期因无典型症状,未能引起足够注意,多年未发现糖尿病,但却有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3、特点:

目前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逐年增加被认为与超重肥胖的流行有密切关联。确实,大多数2型糖尿病是代谢综合征的自然发展所致。除血糖升高外,大多还合并有脂代谢紊乱、高血压、高黏血症、高血凝状态、高尿酸血症、高炎性反应、高内脏脂肪、高微量蛋白尿、高胰岛素血症、高腰围、高体重中的几项异常。这些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所以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要“超越降糖、全面控制”,实施超强化治疗才能有效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三、妊娠糖尿病

1、发病机制:

妊娠糖尿病是在妊娠期间发生的高血糖症,包括妊娠前可能已有糖代谢异常但未被发现的糖尿病、糖耐量减低以及空腹血糖受损的女性患者。妊娠糖尿病也多发生在超重肥胖的女性中。有将近30%的妊娠糖尿病妇女以后可能发展为2型糖尿病。

2、症状表现:

妊娠期有多饮、多食、多尿症状,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反复发作,孕妇体重>90kg,本次妊娠并发羊水过多或巨大胎儿者。

3、特点:

妊娠期糖尿病分为妊娠期确诊的糖尿病和原有的糖尿病患者正处于妊娠期两种。前者,一部分产后病情趋于好转,一部分转化为显性糖尿病。无论哪一种妊娠期糖尿病,均需要规范地应用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物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导致流产或死胎。在合理应用胰岛素的前提下,将各项生理指标都严格达标后是能够顺利分娩出一个健康的孩子的。

四、继发性糖尿病

因为胰腺炎、癌、胰大部分切除等引起者应结合病史分析考虑。病人有色素沉着,肝脾肿大,糖尿病和铁代谢紊乱佐证,应关注鉴别,但比较少见。其他分泌病均各有特征,鉴别诊断是可结合患病情况分析一般无困难。应激性高血糖或妊娠糖尿病应予随访而鉴别。一般于应激消失后2周能够恢复,或者于分娩后随访中明确。

以上就是糖尿病的四种常见类型了,现在你知道了吧,要做好预防哦。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冬季怎么护理糖尿病

上一篇:

引起血糖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