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糖化血红蛋白参考范围

2019-07-05 17:10:53浏览:96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一、糖化血红蛋白参考范围糖化血红蛋白的参考值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受到影响对于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测定值可为参考值上限的2

一、糖化血红蛋白参考范围

糖化血红蛋白的参考值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受到影响对于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测定值可为参考值上限的2倍,许多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至8.1%以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将会大大地降低。如果超出这个值,那么并发症的机率会非常大。而非糖尿病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4-5.5%。

如下是糖化血红蛋白配合血糖正常值控制情况对比,糖尿病患者可做参考:

1、血红蛋白配合血糖正常值的控制情况4%~6%:血糖控制正常。

2、糖化血红蛋白配合血糖正常值的控制情况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3、糖化血红蛋白配合血糖正常值的控制情况 7%~8%:血糖控制一般。

4、糖化血红蛋白配合血糖正常值的控制情况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5、糖化血红蛋白配合血糖正常值的控制情况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二、糖化血红蛋白偏高有哪些危害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控制情况——4%~6%:血糖控制正常。 6%~7%:血糖控制比较理想。7%~8%:血糖控制一般。 8%~9%:控制不理想,需加强血糖控制,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 >9%:血糖控制很差,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若糖化血红蛋白>9%说明患者持续高血糖存在,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 症,同时也是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

三、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

1、反映糖尿病患者血糖总体控制情况的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正常值为4%一6%,< 6%控制偏低,易出现低血糖;6%一7%控制理想;7%一8%可以接受;8 %-9% 为控制不好;> 9%为控制差,是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的 危险因素,并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所以当其 > 8%就应该加强血糖的控制。

2、有助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

若糖化血红蛋白> 9%说明患者持续高血糖存在,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动脉硬化、白内障等并发症,同时也是心肌梗死、脑卒中死亡的一个高危因素。陈晓转等报告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与缺血性脑 梗死的发生、发展、预后相关。而搪尿病肾病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较无糖尿病肾病患者高,并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高尿糖lb、IgG、NAG的水平相应增高。

3、指导对血糖的调整

糖化血红蛋白< 7. 3%时,餐后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影响较大 当在7.3%一8.4%时,空腹和餐后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功效差不多;当> 8 5%时,空腹血糖所扮演的 角色更重要。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很高者需要更好的控 制空腹血糖水平。所以,糖化血红蛋白在7%一8%者要更多 干预餐后血糖,减少低血糖反应;> 8%者要兼顾空腹和餐后 血糖;< 8%则侧重于改善餐后血糖。

另外,由于糖化血红蛋 白反映的是一段时间的平均水平,如定期测的为6%一7%, 但此次> 8%说明以往的治疗方案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需要新调整治疗方案。

4、对判断糖尿病的不同阶段有一定的意义

正常糖耐量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5.6%,单独空腹血糖升高患者其平均值为6.2%,单独糖耐量异常患者为5.9%,既有糖耐量异常又有空腹血糖升高的患者为62%,新筛查出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为8%。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代表糖尿病前期不同阶段和糖尿病患者的情况。

5、区别应激性血糖增高和妊娠糖尿病中的检测意义

脑血管急症等应激状态下血糖增高,但糖化血红蛋白却不增高。妊娠糖尿病仅测血糖是不够的,要控制糖化血红蛋 白< 8%,可避免巨大胎儿、死胎、畸胎、子痛前期更有意义。 故葡萄糖化血红蛋白是妊娠糖尿病控制的重要参数。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糖尿病蜜月期该停药吗

上一篇:

糖耐量减低能通过体检吗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