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肾糖阈?
在正常人,肾小球滤液中也含一定量的葡萄糖,但绝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到血液中,故正常人尿中只含极微量葡萄糖,一般常规检查测不出来,所以尿糖定性是阴性。因肾小管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有一定限度。当血糖超过这一限度时,肾小球滤液中就有部分葡萄糖不能被吸收,而随尿排出产生糖尿。
正常人血糖超过8.9~10.0mmol/L时,即可查出尿糖,这一血糖水平则称为肾糖阈值即肾糖阈。在老年人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往往血糖超过10.0mmol/L,甚至11.1~16.7mmol/L 时,却不出现糖尿,这是肾糖阈升高所致,相反在妊娠期或肾性糖尿患者,血糖低于8.9mmol/L,却出现糖尿,这是肾糖阈降低所致。
肾糖阈的标准:
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血糖超过10.08毫摩尔/升(180毫克%)甚至血糖超过13.00-16.80毫摩尔/升(250-300毫克%)可以没有糖尿,这是肾糖阈升高所致。相反,妊娠期妇女及肾性糖尿病患者,由于肾糖阈降低,血糖正常时也可以出现糖尿。所以肾性糖尿病指的就是由于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出现功能减退医学|教育网整理,因肾糖阈降低而出现的糖尿。肾性糖尿常伴有氨基酸、磷酸、碳酸氢盐及尿酸等重吸收障碍。肾性糖尿的特点是有糖尿而血糖正常,也没有脂肪代谢的异常。
注:人体正常血糖范围为0.8~1.2g/L也可表示为80~120mg/dL.
一般情况下,影响尿糖检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肾糖阈下降:正常情况下,当血糖超过9~10mmol/L时才会出现尿糖,出现尿糖时的血糖水平称为肾糖阈。年轻人肾糖阈较老年人低,有时会出现尿糖阳性;妊娠妇女肾糖阈下降明显,也易出现尿糖阳性。肾糖阈降低时用尿糖估计血糖水平是不可靠的,这时会出现尿糖阳性而血糖正常的情况。当然,肾糖阈下降的情况也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病,但一般会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如蛋白尿、血尿素升高、浮肿等。
1、内分泌影响
甲状腺功能亢进、各种应激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过多时,尿糖也可呈阳性,但多次检测血糖,还是会发现血糖偏高的。
2、肾糖阈下降
正常情况下,当血糖超过9~10mmol/L时才会出现尿糖,出现尿糖时的血糖水平称为肾糖阈。年轻人肾糖阈较老年人低,有时会出现尿糖阳性;妊娠妇女肾糖阈下降明显,也易出现尿糖阳性。
3、一过性尿糖
有的人(如胃大切术后)进食后糖在肠内吸收加快,使餐后血糖迅速升高,这时会引起一过性的餐后尿糖阳性。
4、尿糖假阳性
有些患者服用氨基比林、维生素C、水杨酸制剂等,常会使尿糖检测呈假阳性反应,但随着尿糖检测方法的改进,这种假阳性已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