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肾糖阈降低的危害

2019-07-05 17:15:05浏览:43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肾糖阈降低的危害肾糖阈降低是一种表现,其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可能是严重的,需要提起大家注意。1、肾糖阈降低的危害原因当一些原因

肾糖阈降低的危害

肾糖阈降低是一种表现,其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可能是严重的,需要提起大家注意。

1、肾糖阈降低的危害原因

当一些原因引起肾糖阈下降时,尿中也可出现尿糖。这些原因包括:1.30%的孕妇会出现生理性肾糖阈下降;2.另外肾小管病变也可导致肾糖阈下降(如家庭性肾性糖尿、范可尼综合症、肾小管酸中毒,葡萄糖重吸收障碍,肾病综合症时有糖尿);3.由于进食过多的半乳糖、甘露糖、果糖、乳糖以及一些糖,在体内代谢失常时可出现相应糖尿。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急性心肌梗塞等,由于肾上腺素释放出现应激性糖尿。4.尿酸、维生素C、葡萄糖醛酸,或一些随尿排泄的药物,异烟肼、青霉素、强心甙、噻嗪类利尿剂,在尿中浓度升高时,使尿糖假阳性。

妊娠期妇女及肾性糖尿患者,由于肾糖阈降低,血糖正常时也可以出现糖尿。这种肾性糖尿就是由于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出现功能减退,导致肾糖阈降低而出现糖尿。肾性糖尿的特点就是有糖尿而血糖正常,不存在脂肪代谢的异常。常由于先天或获得性原因引起肾小管损害,使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明显减少。

2、肾糖阈降低的过程

肾糖阈是指当血浆葡萄糖浓度超过200mg/mL时,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达到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的血糖浓度即为肾糖阈。

肾脏是身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大部分水分和代谢产物随血液流经肾脏,经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将有用的物质吸收到血液中,将无用的代谢产物经输尿管送到膀胱,随尿排出。正常人肾小管可将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绝大部分重吸收回血液中,尿中只有极微量葡萄糖,一般方法检查不出,所以正常人尿糖检测是阴性的。但是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当血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8.96~10.08mmol/L(1.6~1.8g/L也可表示为160~180mg/dL)时,部分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极限,葡萄糖就不能被全部重吸收,随尿排出而出现糖尿,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renal glucose threshold)。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时,就开始出现尿糖。

3、肾糖阈降低怎么办

肾糖阈降低一般与饮食习惯和生活工作环境有一定关系。如:肾病、老年、妊娠等。症状不明显可以观察观察,平时注意低糖饮食,注意休息,禁烟酒,通过饮食来恢复,注意定期复查。如有明显症状建议您还是去当地医院的内分泌科或者是肾病内科住院系统检查找到病因就可以治疗了。

一般肾糖阈降低考虑为肾脏功能受损,导致尿糖,建议去医院查肾脏相关性检查。治疗原发病,如避免接触过敏原、控制尿路感染、排除结石和解除尿路梗阻等,祛除诱因及原发病;促进肾小管再生;改善肾小管细胞功能;中药辩证治疗,整体调整。

肾性糖尿与肾糖阈

肾性糖尿是指在血糖浓度正常或低于正常肾糖阈的情况下,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功能减低所引起的糖尿的疾病。临床上分为原发性肾性糖尿和继发性肾性糖尿。

1、分类

1.1、原发性肾性糖尿

亦称家族性肾性糖尿,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有的呈显性遗传。

1.2、继发性肾性糖尿

较少见,可继发于慢性肾脏疾病,如慢性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或其他肾毒物质,如铅、镉、汞、草酸、氰化物及其他遗传性疾病、Fanconi综合征、Lowe综合征、胱氨酸储积症等。

2、治疗

目前认为不需要特殊治疗,对某些可能发生低血糖和酮症的病人应予补糖治疗。为了预防低血糖,可给患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避免长时间饥饿,妊娠期注意加强营养,多餐饮食。继发性肾性糖尿,主要是治疗其基础疾病。

3、预后

原发性肾性糖尿,预后良好。一般不会影响肾功能或代谢状态的恶化及患者的生命;尽管在一个时期葡萄糖尿的程度有很大的不同但可长时间维持稳定,患者生存状态不受影响。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吗

上一篇:

什么叫肾糖阈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