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糖尿病的生化机理
1、糖尿病的生化机理
二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类别,其发病人群通常是在35岁之后,而且有肥胖的特点和肥胖历史,其主要是长期高热高脂肪食物导致身体内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少,导致的糖尿病,进而形成系列的症状。由于二型糖尿病比占糖尿病的百分之九十,所以二型糖尿病更要注意防治。
由于糖尿病跟日常生活中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日常生活中要远离高热高脂肪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作息时间规律。糖尿病病因就是来自于患者平时的不良生活习惯和一些其他因素。年轻时操劳过度,机能受损,或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或未老先衰的人,或肥胖之人,体内堆积过多脂肪,影响心脏、肾脏、肺脏、肝脏和血管障碍,致使胰腺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不足,这种现象都会产生糖尿病的机会。纵欲过度、手淫过度以致机能受损。
2、糖尿病有哪些表现
糖尿 判断尿糖检查结果时应注意下面几种情况。尿糖测定结果仅供诊断参考,而确诊糖尿病需依靠血糖测定。
血糖 测定血糖的方法常用的有三种:静脉血浆葡萄糖(VPG),毛细血管全血葡萄糖(CBG)和静脉全血葡萄糖(VBG)。其中以前二者最常采用。以不同方法测得的结果略有差异。
3、糖尿病如何诊断?
诊断标准:目前多数采用1985年WHO提出的暂行
有糖尿病症状,任何时候静脉血浆葡萄糖≥200mg/dl(11.1mmol/L)及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140mg/dl(7.8mmol/L)可确诊为糖尿病。
如结果可疑,应进行OGTT(成人口服葡萄糖75g),儿童每kg体重1.75g,总量不超过75g),2小时血糖≥200mg/dl(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血糖>140mg/dl~<200mg/dl为糖耐量减退(TGT)。
糖尿病的原因
1、遗传因素:专家表示,这种疾病的出现,跟遗传有一定的关系,大家需要重视此病的存在,糖尿病都有比较明显的家族史,这其中有一些致病基因在医学界已经被确定了,不过还有没有被完全确定。
2、环境因素:肥胖、运动不足、年龄增加,都有可能导致疾病高发,而且这种疾病也跟高血压、高血脂都有关系。
3、年龄因素: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一般都是在30岁以上,年纪越大出现的几率越高,多在55岁以后发病,所以,多属于老年性疾病。
4、妊娠:在妊娠期间的女性,更容易患上这种疾病,因为女性的饮食问题,运动减少,在加上营养过度,很容易导致疾病出现。
糖尿病降糖的方法
注射胰岛素:胰岛素是公认的降血糖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使用得当会把血糖控制得很平稳,但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血糖剧烈波动。为了使酮症酸中毒患者血糖迅速降下来,可以静脉推注胰岛素,频繁监变化,下降到一定值后改为静脉点滴,这些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皮下胰岛素注射可以自己操作。
增加热量的消耗:通过运动增加体内糖原的消耗,如慢跑、骑自行车或跳绳,如果您做轮椅,可以甩动上臂至少10分钟。如果尿中出现酮体,建议不要运动。
加速糖的排泄:喝两杯水,过5分钟再喝一杯,如果有尿意,尽快排出。水能够稀释血液,并将体内的糖排出体外。通过饮食和运动血糖依然没有降下来,且伴有如下症状:呕吐、腹泻、嗜睡、意识模糊,需尽快去糖尿病专科医院就诊。如果不治疗,这种高血糖状态会引起脱水或昏迷,直接威胁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