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三多一少症状消失的原因

2019-07-05 21:34:56浏览:13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文章目录一、三多一少症状消失的原因二、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三、对糖尿病的认识误区有哪些三多一少症状消失的原因1、三多

文章目录

一、三多一少症状消失的原因二、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三、对糖尿病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三多一少症状消失的原因

1、三多一少症状消失的原因

专家提醒,糖尿病症状突然消失未必是好事。患者最好做一下内分泌检查及脑垂体核磁共振。

人的脑垂体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根据组织来源不同,脑垂体分为前、后两叶。前叶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

这些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甲状腺等靶器官,使人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直接促使血糖升高。

生长激素还通过抑制葡萄糖激酶而产生抗胰岛素作用,使血糖增高。当垂体发生肿瘤时,前叶组织受到破坏,内分泌功能受损,最终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及生长激素分泌减少,血糖随之下降。此时,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可随之减轻甚至消失。

2、很多糖尿病人首先发生的是皮肤的问题

很多糖尿病人首先发生的是皮肤的问题,比如头皮上无缘无故地总是长疖子,或者是女性总是发生泌尿系感染,动不动就尿频尿急尿痛,如果你是一个年过四十的人,身体偏胖,父母还有糖尿病,这个时候首先该去查查血糖,这个感染症状可能是因为血液里糖分过高,细菌容易滋生而引发的感染。

3、只有到血糖异常了才可以诊断糖尿病吗

事实上,血糖出现异常已经说明胰岛功能失去作用了。往前推的话,血糖之所以正常,就是胰岛在拼命工作的结果。胰岛为了保持这个正常,已经挣扎了很久。只要你的体重超标,年龄超过40岁,父母或者兄弟姐妹中已经有人得了糖尿病,即便你的血糖正常,也可能早就处于高危边缘,只等着一次情绪的打击,饮食的骤然失节,体力的突然消耗,血糖会因为机体对这些问题的紧急应对而升高,并从此“居高不下”,使你从一个“准糖尿病人”正式变成糖尿病人。

糖尿病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

尿得多:

尿得多是因为血糖升高后,超过肾糖阈(8.9——10mmol/L),导致排入尿中的糖增加,从而引起尿得多。尿得多不仅是指尿的次数增多,尿量也是明显增加的,具体可表现为24小时内要进行20多次,尿量可达2——3L,甚至10L以上也有。

吃得多:

在2型糖尿病的首发症状中,可因高胰岛素血症导致血糖利用加快,出现餐前明显饥饿感,甚至有低血糖情况。而糖尿病患者吃得多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的糖分不能进入细胞,被细胞所利用,从而刺激大脑的饥饿中枢,造成了多食,而且进食后没有饱腹感,从而导致进食的量和次数的增加。

喝得多:

由于尿的大量排出,导致身体水分减少,引起大脑口渴中枢的兴奋,所以饮水量自然会增加。

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

在患糖尿病的人群中,病情越重,消瘦的症状就越明显。之所以会导致消瘦,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脂肪分解增加,蛋白质的合成不足但分解却加快,从而才出现了体重减轻。

对糖尿病的认识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手脚麻木与糖尿病无关。糖尿病的最大危害在于其慢性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医院曾接诊过不少因神经病变导致手脚麻木的患者,他们感觉如同穿了袜子戴了手套一样,但很少有人会查一查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

误区二:感觉舒服就等于控制好了血糖。一些患者在服降糖药时仅仅"跟着感觉走",感觉舒服了就会停药。唯一可以真实有效地反映血糖控制好坏的指标是血糖及其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而不仅仅是"感觉舒服"。

误区三:控制了血糖就控制了糖尿病。糖尿病的治疗目标讲究对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指标的综合控制,许多人只注意控制血糖这个单一指标,而忽略其他指标异常的问题。其实,糖尿病是一个代谢性疾病,伴随血糖的异常,多数患者还同时合并高血压、脂质异常、体重超标等,因此在血糖治疗达标的同时,还应将血压、血脂、体重控制在相应范围内,延缓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糖尿病晚期并发症

上一篇:

糖尿病的前兆症状表现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