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贝母,是一种与川贝.浙贝齐名的贵重中药材。其中包括:伊犁贝母.费尔干贝母.滩贝母等几个品种,统称为新疆贝母。除滩贝喜生于沙滩涯地外,其它三种贝母多生于草原山地及灌木丛下。伊贝主产于伊宁.霍城;费尔干贝母新疆许多地方都有分布;轮叶贝母主产于塔城地区;滩贝母生产于霍城。
贝母的鉴别
1、川贝(Chuanbei)
[来源] 百合科(Liliaceae)植物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或川贝母F.cirrhosa D.Don、梭砂贝母F.delavayi Fr.、甘肃贝母F.przewalskii Maxim.ex.Batalin的干燥鳞茎。
[性状] 松贝 类圆锥形或心脏形,高3-10mm,直径3-10mm,表面类白色。顶端较尖,少数钝圆,基部平,中间微凹入,光滑。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顶部闭合,内有类圆柱形、顶端稍尖的心芽和1-2枚小鳞叶。质硬而脆,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苦。
青贝 类扁球形或圆锥形、卵圆形,高4-14mm。直径4-16mm,表面淡黄白色。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相对合抱,顶部开裂,内有心芽和2-3枚小鳞叶。气无,味微苦。
炉贝 长圆锥形或卵状圆锥形、长卵圆形,高7-25mm,直径5-25mm,表面类白色或淡棕黄色,有的有黄棕或棕色斑,外层鳞叶2瓣,大小相近,顶部开裂或略尖,基部稍尖或圆钝。气微,味苦。
以上均以质坚实,粉性足,色白者为佳。
2、 贝母习用品(1)——湖北贝母(Hubeibeimu)
[来源] 百合科(Liliaceae)植物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的干燥鳞茎。
[性状] 扁球形或圆锥状,高8-23mm,直径7-35mm,表面类白至淡黄白色。顶端钝圆至平或尖,基部平,中间微凹入,有根痕,光滑。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或近似,大瓣似心脏形,互相紧抱,顶部多数开裂,内有心芽和小鳞叶1-3枚。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苦。
以上均以个均匀,饱满,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3、 贝母习用品(2)——一轮贝母(Yilunbeimu)
[来源] 百合科(Liliaceae)植物轮叶贝母Fritillaria maximowiczii Freyn 的干燥鳞茎。
[性状] 圆锥形或卵圆形,高4-12mm,直径4-8mm,表面淡黄或淡黄棕色。顶端钝尖,基部有众多鳞芽,一般有纵皱沟,自基部伸向顶端。质坚硬,难折断,断面胶质。气微,味微苦。
以个均匀,饱满,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参考价格
川贝母是贝母中的珍品,其价格中贝母中最高,一般大概在每千克1000—1600元。浙贝母大约每千克30元。土贝母大约每千克10元左右。
医疗价值
贝母是常用的化痰止咳药。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和浙贝母的干燥鳞茎。川贝母主产于中国的四川、云南、甘肃等地;浙贝母主产于中国的浙江 、江苏 、安徽等地 。川贝母味苦、甘,性微寒;浙贝母味苦,性寒 。归肺 、心经。
功效:化痰止咳、清热散结。主治热痰咳嗽、外感咳嗽、阴虚咳嗽、痰少咽燥、咯痰黄稠、肺痈、乳痈、痈疮肿毒、瘰疬等症。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贝母有镇咳、降压、升高血糖等作用。
中成药:秋梨膏、川贝枇杷露、养阴清肺丸、牛黄清肺散、铁笛丸、至宝锭、蛇胆川贝胶囊、贝母瓜萎散。
药膳:川贝冰糖汤、川贝酿梨。
早在清代,新疆贝母便已开发利用。当时以北疆地区的昌吉.齐台县为集散市场,通过古丝绸之路的北线,用骆驼运.马驮,远销天津等口岸,通称“古贝”。由于数量极少,价格昂贵。
过去,新疆贝母多为野生。为了适应国内医疗保健事业和出口外销的需要,医药科研部门再五十年代末期即开始人工栽培实验,并取得成功。今后贝母将继续不断地稳步增产。.察布查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