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警惕 私处不舒服可能诱发的各类妇科病

2019-07-09 13:46:48浏览:855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养生之道网导读:非常多的女性都会时不时的感到私处不舒服,在去医院检查之后,确诊为某种类型的阴道炎,在经过治疗之后,还需要

养生之道网导读非常多的女性都会时不时的感到私处不舒服,在去医院检查之后,确诊为某种类型的阴道炎,在经过治疗之后,还需要后期的护理和防护,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如何防护与预防各类阴道炎。

私处不舒服警惕妇科病 教你阴道炎的护理与预防

一、阴道炎的护理

1、如果以前喜欢穿着泳衣坐在泳池边聊天,那以后可得改改了,在公共泳场、浴室这样的地方都不要随便坐,公共马桶也不例外 。

2、不要用消毒剂或各种清洁剂频繁冲洗外阴和阴道。清洗阴部的最好用清水,而不是各式各样的洗液。

3、请尽量保持开朗心情,因为心理原因也会降低身体免疫力,使念珠菌乘虚而入。

4、穿棉质内裤,并且勤换,清洗外阴的毛巾和盆要单独分开。洗后的内裤要放在太阳下爆晒,不要晾置于卫生间内。

5、大便后擦拭的方向应由前至后,避免将肛门处的念珠菌带至阴道。

6、穿着衣物须透气,不要连续穿着连裤袜或紧身牛仔裤。

二、如何预防阴道炎

1、放弃滥用抗生素:咳嗽、发烧、头痛,就吃抗生素?殊不知,抗生素可能抑制部分有益菌群,霉菌就会乘机大量繁殖。因此,使用抗生素要慎之又慎。

2、单独清洗内裤:霉菌可以在皮肤表面、胃肠道、指甲内等地方大量繁殖。如果家人或自己患有足癣、灰指甲等,就容易造成霉菌交叉感染。因此,内衣裤一定要单独洗哦,最好用专用的内衣裤除菌液浸泡几分钟。

3、切忌过度清洁:频繁使用药字号洗液、消毒护垫等,容易破坏阴道弱酸性环境,阴道的弱酸性环境能保持阴道的自洁功能,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更适合日常的清洁保养。

4、重视怀孕时的护养:妊娠时性激素水平、阴道内糖原和酸度都会增高,容易受霉菌侵袭。对孕妇而言,不宜使用口服药物,而应选择针对局部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方案。

5、警惕洗衣机:几乎每个洗衣桶内都暗藏霉菌!而且洗衣机用得越勤,霉菌越多!不过不用担心,对付洗衣机里的霉菌有一个百试不爽的杀手锏:用60℃左右的热水清洗洗衣桶就OK啦!定时用衣物除菌液清洗一下!

6、注意公共场所卫生:公共场合可能隐藏着大量的霉菌。出门在外,不要使用宾馆的浴盆、要穿着长的睡衣、使用马桶前垫上卫生纸等等。同时选用适宜的个人清洁护理产品,女性卫生护理湿巾很方便携带哦。

7、正确避孕:避孕药中的雌激素有促进霉菌侵袭的作用。如果反复发生霉菌性阴道炎,就尽量不要使用药物避孕。

8、伴侣同治:如果你感染了霉菌性阴道炎,需要治疗的不仅是你,还有你的他,这样才会有预期的疗效。你平时日常使用女性护理液的同时也莫忙记准备一支男性护理液给他使用。

9、穿着全棉内裤:紧身化纤内裤会使阴道局部的温度及湿度增高,这可是霉菌拍手称快的“居住”环境!还是选用棉质的内裤吧!

10、控制血糖,正确清洗外阴:女性糖尿病人阴道糖原含量高,糖原作用下发酵产生碱性物质,令正常的阴道酸值从3.5-4.5偏离之5.5,破坏了阴道的的自洁功能,易于被霉菌侵害。所以,在控制血糖的同时,还要注意在每天清洗外阴时,选用Ph4弱酸配方的女性护理液更适合。

11、阴道炎调理:由于阴道炎的发病主要与个人卫生以及相互感染等因素有关,故平时要注意清洁,防止致病菌的侵袭,杜绝传染源,并增强体质,预防复发。

12、生活调理: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洗换内裤,不与他人共用浴巾、浴盆,不穿尼龙或类似织品的内裤,患病期间用过的浴巾、内裤等均应煮沸消毒。

加强卫生宣传,对工厂、机关、居民特别是集体宿舍的女工、女学生等,应定期普查、普治,以消灭传染源。治疗期间禁止性交,或采用避孕套以防止交叉感染。月经期间宜避免阴道用药及坐浴。反复发作者应检查丈夫的小便及前列腺液,必要时反复多次检查,如为阳性应一并治疗。

13、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以免酿生湿热或耗伤阴血。注意饮食营养,增强体质,以驱邪外出。多食含有丰富的活性嗜酸乳杆菌的酸奶,如双歧杆菌的酸奶、大豆低聚糖等,具有促使体内有益菌繁殖与生长、抑制有害菌生存的作用。

可食肉桂和蒜汁、使用这两种食物作调料,能对抗感染,杀死造成尿道感染的白色念珠菌。多食复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全谷类、全麦、糙米和蔬菜等消化比较慢,不可能促进酵母菌的成长。

但是,要尽量避免摄取富含单糖的食物。白色念珠菌靠单糖而繁衍,所以,要避免摄取富含单糖的食物和高量酵母的食物,如酒精饮料、蔗糖、糖蜜、甜菜、花生、乳酪、水果干以及土豆、玉米、红薯等含糖较高的食物

14、精神调理:阴道炎患者应稳定情绪,怕养性情,并根据患者的性格和发病诱因进行心理治疗,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及时治疗生殖器官各种炎症。

私处不舒服警惕妇科病 各类阴道炎的症状表现

1、滴虫性阴道炎

症状:白带增多,呈乳白色或黄se,有时为脓性白带,常呈泡沫状,有臭味,严重者有血性白带,尿痛、尿频、血尿。

2、霉菌性阴道炎

症状:外阴瘙痒,外阴及阴道灼痛,白带增多呈豆腐渣样,有时伴有尿频、尿频、尿痛,性jiao痛,妇科检查时可见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膜上附着白色膜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粘膜面,急性期可见受损的糜烂面或表浅溃疡。

3、细菌性阴道炎

症状:白带增多,灰白色,稀薄,呈泡沫状。阴道黏膜充血,散见出血点,外阴瘙痒并有灼痛感,阴部异味。

4、非特异性阴道炎

症状:阴道有下坠感,灼热,伴有盆腔不适及全身乏力。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浆液性,有臭味。由于分泌物刺激尿道口,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

5、老年性阴道炎

症状:白带增多,色黄,呈水状,严重时呈脓性,有臭味,有时可有血性或伴点滴出血,外阴有瘙痒或灼热感,干痛,下腹部坠胀,波及尿道时,有尿频、尿急、尿痛等。

6、宫颈糜烂

症状:由慢性宫颈炎引起,白带量多,色黄脓样或黄se,腰腹坠胀或阴痒,食少神疲,面色少华,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

7、幼儿性阴道炎

阴道口处可见脓性分泌物。患儿因外阴痛痒而哭闹不止,烦躁不安,常用手搔抓外阴。查看可见外阴、阴蒂、尿道口、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自阴道口流出。严重者外阴表面可见溃疡,小阴唇可见粘连,粘连的小阴唇遮盖阴道口及尿道口,只在其上、下方留有一小孔,尿自小孔排出。

8、孕期阴道炎

孕期机体抵抗力下降,阴道糖分升高,容易产生阴道炎,特别是霉菌性阴道炎多见,再加不敢用药,就会使炎症很快加重,有可能对腹中的胎儿或是分娩时的新生儿产生危害,一定要积极治疗孕期阴道炎。

9、加特纳菌性阴道炎

又名嗜血杆菌性阴道炎,以前曾归于棒杆菌性阴道炎,是由加特纳杆菌引起的一种阴道粘膜炎症,可通过性交传染。故列为性传播疾病。

加特纳杆菌引起的感染多数较轻,多见于性活跃妇女。急性期白带增多,有鱼腥或氨的臭味,外阴潮湿不适,常伴有阴道灼热感、性交痛及外阴瘙痒。

主要症状表现为外阴红肿,阴道粘膜充血,呈灰红色,轻度红肿,分泌物多呈均质性,稀薄,灰白色,有时为乳黄色或类绿色,腥臭味。阴道pH常为5-5.5。有时白带量少,仅有薄薄一层,如膜样覆盖在充血的阴道壁上。少数患者阴道壁有红斑或淤点,孕妇患者可引起流产或产后子宫内膜炎。感染重者也可导致败血症、尿道感染、肾周脓肿和膀胱炎等。

10、月经性阴道炎

多由月经期不注意经期卫生,特别是使用不干净的月经用品致使外阴受不洁之物污染引起。表现为会阴部有下坠和灼热感,阴道分泌物增多。

11、蜜月性阴道炎

多见于新婚妇女。主要由于不注意性器官和性生活卫生引起。表现为白带增多,阴道内外痒痛,粘膜红肿。

12、化脓性阴道炎

多见于阴道撕裂或产伤的妇女。表现为白带增多,呈黄脓样,带有腥味,阴道有灼热和痛感,粘膜红肿。

13、单纯性阴道炎

最容易导致单纯性阴道炎的原因是产后、流产后损伤,长期使用子宫托等机械性刺激或化脓菌的感染。此外,子宫或子宫颈的感染性分泌物经常刺激阴道粘膜也可引起单纯性阴道炎。

14、软下疳性阴道炎

是由软下疳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性病,通过不洁性交而感染。经过潜伏期约1-5天后,大小阴唇发生一个或数个小红丘疹,很快破溃,扩大成黄豆大或更大的溃疡,基底较软,污秽、脓液多,有明显疼痛,逐渐扩大。

15、“初潮”期阴道炎

青春期女子首次来月经时,出于少女的羞怯和对月经的朦胧认识,往往不懂得或不注意经期卫生,慌乱中滥用了不洁净的卫生用品纸,致使会阴受不洁的卫生纸和月经带、月经棉塞的污染,病菌乘机孳生和进犯,引起阴道炎。这种“初潮”期阴道炎的主要症状表现是,会阴部有下坠及灼烧感,阴道分泌物增多,甚至呈脓性薄稠样分泌。由于阴道分泌物外溢,刺激了尿道口,可出现尿濒、尿痛等症状。患者可于临睡前,洗净会阴和阴道口,拭干,用洁净的手指轻轻将磺胺坐药,推入阴道,其消炎效果很好,且不会损伤处女膜。

16、过敏性阴道炎

有些女青年追求新潮时髦,经常艳抹浓妆,洗浴后也常在外阴部扑些香粉,洒点香水,特别是夏天更喜欢这样做。须知,香粉、香水所含的化学成分对外阴和阴道粘膜刺激性很大,更容易引起过敏反应而发生阴道炎、外阴炎。临床上还表现有的姑娘沐浴时使用泡沫剂及洗澡油,这些化学物质也容易引起过敏性阴道炎。此种阴道炎以阴道瘙痒,阴道和外阴粘膜红肿和阴道分泌物增多为主症。

养生之道网温馨提示:临床上阴道炎分类有很多种。但是常见的阴道炎分类我们可能会知道一点,但是对于不常见到的阴道炎分类我们就不太了解了。所以,当我们私处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可能就是妇科病的信号。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口腔中五味预示疾病及这些疾病的预防

上一篇:

癌症预防 我们对癌症的认知有多少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