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网导读:中医学认为,经络就如同人体内的交通网络,它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四肢、官窍等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经络起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等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经络不通,人则容易生病。下面教大家2中方法判断自己的经络通不通畅。
中医教你怎么判断经络通不通
一、捏肉法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因此,可以用捏肉法来判断您的经络是否通畅。
方法:用手捏自己身上的肉,尤其是腿上胃经、胆经、肝经、肾经及上臂的三焦经、心经、小肠经等经脉循行的部位,如果捏着非常痛,那么说明您可能是经络不通了,而且疼的越厉害说明经络堵塞的越厉害。
举例:有些朋友,后背像一块板一样硬,别人稍微捏一下,就生痛生痛的,且这样的人常会感觉一天到晚特别疲倦。这说明他后背的膀胱经全堵住了,也是经络不通的表现。
二、过血法
用自己一只手攥紧另一只手的手腕,当过一分钟左右的时候,会看到被攥住手腕的手掌逐渐从红色,变成了白色,这时候,突然松开手腕,你会感觉一股热流一直冲到了手指尖,同时手掌也会逐渐从白色变成红色,这种现象就称为过血。
判断依据:如果您的手掌在半分钟内恢复正常的颜色,那说明你的经络是通的,如果您的手掌在半分钟内不能恢复正常的颜色,那就说明你的经络可能不够通畅。
人体十二条经络走向
督脉和任脉
▲ 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线,并于脊内与脑连属,故能统诸全身阳经。
▲ 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线,足三阴经在中极穴和关元穴与任脉交会,故任脉有统任诸阴经的作用。
1、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行于上肢前外侧缘,分两条路径。
位置:1、中焦至大指端的脉。2、腕后至拇指支脉
2、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行于上肢背外侧及面前部,分两条路径。
位置:1、食指端至大肠的脉。2、缺盆至头面部的脉。
3、手少阴心经――从胸走手,行上肢前内侧,分三条路径。
位置:1、心至小肠的脉。2、心至目系支脉。3、心至小指端直行的脉。
4、手太阳小肠经――从手走头,行于上肢背内侧,颊部及耳廓前,分三条路径。
位置:1、小指端至小肠的脉。2、缺盆至耳支脉。3、颊至目内眦支脉。
5、手厥阴心包经――从胸走手,行于上肢前正中间,分三条路径。
位置:1、胸中至三焦的脉。2、胸至中指端支脉。3、掌中至第四指端支脉。
6、手少阳三焦经――从手走头,行于上肢背侧正中间,耳廓外缘。共分三条路径。
位置:第四指端至三焦的脉。2、膻中至眼支脉。3、耳后至眼外眦支脉。
足三阴、足三阳的走向和位置
7、足阳明胃经――从头走足,行于面前部,下肢外侧前缘,分六条路径。(便于记忆从间讲)
位置: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下行最后从足背分出,进入大趾内侧,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8、足太阴脾经——从足走胸,行于下肢内侧前缘,胸腹前面分两条路径。
位置: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至大趾端至舌下的脉。胃至心中支脉。
9、足太阳膀胱经——从头走足,行头顶,后项和北部,及下肢后正中,共分五条路径。
位置:1、眼内眦至头顶的脉 2、头顶至耳支脉 最后到脚小趾外侧。
10、足少阴肾经——从足走胸,行于下肢内侧后缘,腹胸前面,分三条路径。
位置: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后至足小趾和膀胱的脉,肾至舌根直行的脉,肺至胸中支脉,从肺别出,络心,内注胸中,与手厥阴 心包经相接。
11、足少阳胆经——从头走足,行头侧面,下肢外侧正中间,分五条路径。
位置:起于目锐眦下抵头角,下耳后至脚由锁骨上窝至第四趾端直行的脉。
12、足厥阴肝经——从足走腹胸,行于下肢内侧正中,腹胸侧部,分三条路径。
位置: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最后从肝脏,穿过膈肌,上行入肺脏,于手太阴肺经相接。
保持经络通畅的方法:
第一、多吃蒿子杆、葱、蒜、海带、海藻、萝卜、金橘、山楂等具有行气活血作用的食物。也可以服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越鞠丸等中成药进行调节。
第二、经常运动。因为“动形以达郁”,“动则不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经常运动,气血才能周流全身,经络也才能通畅。
第三、保持心情愉快。因为人心情不好时气机就会郁结,气机郁结就会导致经络不通。人们常说的“气死周瑜”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因此不管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也要想得开,这样才能保持经络的通畅。
第四、通过刮痧、按摩、拔罐等来解决。刮痧、按摩、拔罐等都能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做这些都要到正规的中医医疗机构,否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养生之道网温馨提示:平时感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可以按照上面教得方法,测试一下自己的经络通不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痛了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平时也要按照上面的4个方法注意保持经络的畅通,才能健康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