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从“医食同源”及“药食同用”的思想观念出发,研究饮食与保持和增进人体健康以及防治疾病关系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饮食活动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西医营养:主要研究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与代谢规律及科学确定人体对各种营养需求量的科学,以实验室研究为基础,以营养素为本,以平衡膳食为核心,强调营养素的作用。
1.研究的内容和目的相同
两者都以研究饮食促进生长发育,保持和促进人体健康。
中医食疗的研究内容分食养和食疗两大部分,分别对应健康机体(养生)与疾病机体(治疗)两种状态,特别是在一些慢性疾病、孕期、小儿疾病等方面,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古代医学大家对食疗深有体会,一般采取先食物治疗,而后药物治疗。
西医营养的研究内容涉及人体对营养需求量、各类食品的营养价值及不同人群的营养等诸多方面。分为生理营养学(健康人群)和临床营养学(患病人群),生理营养学研究的是健康人群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下的营养要求,根据每个人的综合情况(身高、体重及劳动强度等),平衡膳食以供应机体的营养需要,提高抗病能力,促进生长,这与中医饮食保健学的食养理论是一致的;而临床营养学研究的是患病人群处于疾病状态下的营养要求,及通过合理的营养供给以促使疾病痊愈,加快身体恢复,可称之为营养治疗法,与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同等重要。这与中医食疗理论相吻合。
2.都强调膳食平衡的重要性
古代《黄帝内经》中的《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就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也记载了“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平衡膳食模式,同时又是目前《中国居民营养膳食宝塔》制定的依据,极具实际指导意义。西医营养认为主副食比例适当,保持血液酸碱平衡,饮食要以谷薯类为主,适当搭配肉、鱼、蛋、奶、蔬菜、水果等,人体血液是一个弱碱性环境,pH值介于7.35- 7.45之间,要想保持血液的正常pH值,保证饮食的酸碱平衡是十分必要的,而在我们的食物之中,谷薯类、蔬菜、水果等食物为碱性食物,而肉类、鱼类、蛋类等则为酸性食物,饮食中保持好主副食的比例,就可以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
3.都强调消化吸收的重要性
中医食疗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脾和胃同属于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饮食进入人体,通过胃受纳和腐熟水谷,脾的运化,然后输布全身,成为水谷精微,分别可以入某脏某经,从而滋养脏腑、经脉、气血等。假如没有规律或饥饱过度或生冷不洁等,否则均会影响脾胃健康。
西医营养强调胃肠道等参与消化吸收组织器官的重要性,其是保证营养素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关键,必须充分考虑到以上组织器官的正常运转,如胰腺酶、胆囊胆汁分泌等情况,同时考虑消化吸收器官的器质性改变,如胆囊炎容易造成脂肪泻,急性胰腺炎发作期需进食,恢复期则需短肽(蛋白质的分解产物)等营养素。
两者的差异
1.研究角度的差异
中医饮食营养学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以脾胃为饮食营养之本,以宏观、整体为主,强调实践研究,既注重整体饮食保健一致,又强调个体饮食保健的差异,强调无病的饮食养生及有病的饮食治疗,着重于食物的性、味及归经,利用五行中的“五色补五脏”来均衡搭配饮食,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极具食疗保健作用,真实体现“药食同源”;西方近代营养学则以西医学理论为指导,以食物营养素(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等)为本,以微观、局部为主,强调实验室研究,以平衡膳食为核心,针对不同群体给予不同营养素配比的供给,注重营养素对疾病治疗的作用。
2.实际应用的差异
中医食疗以自然的阴阳、食物的性味,针对人体的不同体质,辩证施膳,强调外来之力调节机体的功能,而且这种调节必须与人体体质相匹配。同时,中医食疗使用的食材趋向于药,大多具有药食兼用的功效,如薏仁、枸杞等,即日常生活中常用,且具有药用价值的食材,真正体现“药食同源”,主要用于慢病。西医营养则以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为基础,依据个体的实验室指标,以基本营养素作为补充,缺啥补啥,兼顾膳食平衡,对于营养性疾病起治疗作用,对其他疾病起营养支持作用,提高机体抗病防病的能力,西医营养的用材更偏重于食,选择自然食材或是人工合成的营养素及其衍生物替代品(蛋白粉),主要用于急病。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医与西医不是对立,而是高度统一,倘若中医食疗的人体系统研究与西医营养的微观研究(定量研究)能有机结合,即先通过中医辨证,然后辩证施膳与定量研究进行结合(适用健康及亚健康人群),而对于急病患者患病前期应定量研究,恢复期则过渡到定量研究与中医食疗的结合。
至于中医食疗还是西医营养,您心中有底了吗?
(提示)站长推荐:生命动力+至宝多肽+卡图巴肽(乳清蛋白,亚麻籽油,生命素一号,螺旋藻片)便秘:低聚果糖,来综合调理。具体咨询下方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