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下旬的一天早上,因翻爬长春市同心小学大门进校锻炼身体,毕老太再次和校方人员发生了冲突。这已经是今年下半年开学以来,老人和学校发生的第N次冲突了,具体次数她说已经记不清,好几次双方甚至报了警。
老人有锻炼身体的需求,但却苦于没有场地;学校有锻炼身体的操场与健身器材,但却因为要保障校园安全,不得不将老人拒之门外。乍一看,这确实是一个两难问题。甚至这样的两难问题之上,还有政策打架的更难问题:比如一方面有政策要求学校等公共操场,要向市民开放;另一方面,也有政策规定,学校要加强管理,实行严格的门禁制度,不允许闲杂人等进入校园。
俗话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但仔细分析起来,老人锻炼身体的需求,与学校安全管理的要求等,又显然不是鱼与熊掌的关系,也不存在有你没我的单选基因。至少,上边是有不同的政策,政策之间也有打架的迹象,但要求开放学校操场等的政策,并没有排斥校园安全,而要求保障校园安全的政策,也并没有禁止校外一切人员进入校园。
那么要在保障校园安全的前提下,同时兼顾老人的锻炼需求,就需要采用一些变通办法了。这明显是考验学校、政府等管理者智慧的事情。比如何妨对附近的老人发放进入证等证件,然后加强管理;比如不妨错开校园操场等向老人们开放的时间,在学生上学之前与放学之后,向老人们开放;比如将老人引导与分流到附近其他可以锻炼身体的场所;比如不妨加大建设力度,为小区内、公共区域内、一定城区内,多规划与建设一些公园、运动场地、健身器材等。
为了老人锻炼身体,不顾校园安全显然是不行的,但为了校园安全,就对来锻炼的老人一概摇头说不,同样有因噎废食之嫌。况且禁而不止,老人频频翻墙,踩坏了墙、踏坏了门是小事,如果有老人不小心摔伤,学校恐怕也难逃责任吧。因此,堵不如疏。多些对老人锻炼需求的考虑,然后开动大脑,发挥管理智慧,想一个既能保证安全,又能满足老人锻炼需求的办法,找一个锻炼与安全的共同出口,这才是我们所应该做的!(刘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