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都很关注健康,也很注重运动,下班去健身成为一种时尚。但是,有时候,运动好像非但没得到好的效果,反而让人“很受伤”。其实生命不但在于运动,更在于科学运动,每个人都有一张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日前在龙华医院举行的上海市健康大讲堂暨第10届解放健康讲坛,主题就是“有效运动,为你的健康加分”。
潘珊珊: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动动停停,保护心脏
心血管健康是决定身体健康的一个关键因素,那运动和心血管健康有什么关系?首先,适量的长期的有氧运动,可以使心脏增大,同时使心脏收缩更有力,心跳的次数比一般人要来得慢。所以运动可以使我们获得一个强壮有力、从容跳动的心脏。运动因为可以延缓血管的衰老,大大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运动项目能适合每个人,也没有一个运动项目是十全十美的,所以运动健身时,建议选择两到三项运动项目,各自取长补短来达到健身的目的。运动时间最好保持一天有一个小时,每周一般要保持每周有三到五次的运动,最起码三次。“动动停停”是美国运动医学和心脏学会推荐的一种间歇性的运动方式,这种运动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更安全,更有效。如何做到动动停停?一天的运动时间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分成几次完成,中间有间歇。在间歇的过程当中,可以休息,也可以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运动,这样就使得运动不是持续性的,不但可以避免造成损伤,而且还能对心脏起保护作用。
陈世益:博导、华山医院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主任,上海市重大赛事医疗保障首席医疗官
反复扭伤,小心关节损伤
要做到合理运动与科学运动,复旦大学运动医学中心推荐的是:循序渐进的有氧运动,大肌群、重复运动。比较适合中国人的运动有:走路、慢跑、游泳、爬山等。我特别推崇的是游泳、骑车和交谊舞。
任何运动并不是都好的,如果选择不合理就会造成损伤。最常见的是关节损伤、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肩关节脱位与疼痛、肌肉韧带的损伤。如果扭伤后老是不能完全痊愈,就要怀疑韧带或者软骨、半月板有问题了。
还有一类——肩关节损伤也很高发,只要有举手动作的运动如网球、游泳、羽毛球、登山、举重、棒球等等都会造成肩关节损伤。不少人认为肩关节损伤就是“肩周炎“,其实那是“肩周炎”这个词被滥用了。肩关节损伤做自评的时候,要判断是以疼痛为主,还是以抬不起为主,如果肩关节僵住就叫“冻结肩”,也就是肩周炎,而肩关节能抬起来但到某一个角度感到疼痛,这就不是肩周炎,而是“肩袖撕裂”。
如果近期不小心扭伤了膝关节,曾经出现过疼痛肿胀,但后来慢慢好了,不妨看看膝关节是否正常:走路时是否有响声,活动是否能让关节感觉“松”,能不能跑步中急转弯,能不能跑步中急停。
施杞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名誉所长,龙华医院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多用空调,导致颈腰痛
现在慢性筋骨病的发病越来越多,而且这不仅仅是老年人的疾病,现在已经出现年轻化的趋势。慢性筋骨病年轻化的原因主要是多坐少动,比如白领、学生,包括一些少年儿童沉迷于游戏机,这都会带来筋骨损伤。今年对1889名15岁以上的上海市民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颈椎病确诊的发病率为12.3%,其中女性是61%,男性是39%。为什么颈腰痛发病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因为,人是由爬行动物进化来的。而椎间盘是人颈腰椎活动的基础,从人18岁开始就发生自然退变,再加上外伤劳损的刺激,更加重了椎间盘的退变,引起了颈腰痛的发生。
颈腰痛的发病机制无非是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内因就是椎间盘的自然退变,外因是风寒、劳损。后者非常普遍,现在夏季发病率也在增高,这是因为多用空调,人容易受风寒,加上久坐、劳损,造成了椎间盘营养供应障碍、代谢紊乱,致使椎间盘退变,导致椎间盘突出,还会伴有骨质增生或疏松。临床表现主要是颈后部感觉酸、痛、胀,颈肩及上肢疼痛、麻木、眩晕、头痛,以及下肢沉重等等。
建议忌用高枕,要睡硬床,颈腰保暖,坐姿合理,禁烟少酒,每天做两次“12字养生功”,睡前一泡。
■健康讲坛权威发布:
每天运动者仅占36%
上海市健康大讲堂暨解放健康讲坛和市民信箱联合进行的《上海市民健身运动习惯》调查显示,在受访的1426位市民中,四成人承认“懒惰”是自己运动最大的拦路虎。要坐6—8小时以上,每周仅做一次运动或不怎么做运动的人占45%。
接受访问的市民中,每天能够做运动的人约为36%,每3—5天做一次运动的人约为两成,不怎么做运动的人占34%。虽然八成人表示运动有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但因为自己太懒(42%)和工作太忙(27%)或其他原因,影响了运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