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副主任 于 康
据估算,如果按70岁的寿命来计算,人一生吃的食物量(包括水)是50~60吨,平均一生要吃75000顿饭。结果是什么?虽然我们不能说得很准确和具体,但我们有理由说:“你就是你吃的结果,”即任何人都是由自己一辈子吃的食物所塑造的。所以我们要研究食物,善待食物,学会调整食物,让食物为健康服务。
药物可以按医生的处方吃,即便你完全不懂,遵循医嘱执行也可以。但营养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例如一条鱼,既可以清蒸,也可以红烧或油炸,不同的烹调方式所带来的结果就不一样。希望大家都做自己的营养医生,把掌握的营养知识变成可实际应用的、能有效提高自己健康水平的技巧。
鱼和熊掌可兼得
有人说,吃水煮鱼的感觉很好。但这道菜高油、高盐,经常吃不利于健康。如果常吃清蒸鱼,就符合营养学的观点了。但清蒸鱼不是川菜,人们就可能不吃了。水煮鱼会继续被大家喜好下去。怎么办呢?我们不妨一周只吃一次。这样我们就能在不失口味和兴趣的情况下,追求更安全有效的健康目标。
还要注意避免走极端。例如有人吃了一口肥肉,马上担心自己的血脂是否会异常。其实不会产生多大影响。但你要大碗大盘地长期吃,结果就不同了。再有就是明知某种食物是不合适的,例如油条,明知对自己不适宜,但当油条摆在面前时又扛不住诱惑,告诉自己:“下顿饭再去平衡吧,这顿我先享受了再说。”如果把该放弃的永远放在“下一顿”,问题就永远解决不了。所以掌握了知识后需要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
三个方面看体重
1.体重 通过实际体重和理想体重的比较,看自己是胖还是瘦。
2.体脂 我在门诊看过一个年轻女士,根据公式计算她的体重很标准。她说她从来不运动,吃什么也不胖。但经过体脂测定发现,她身体里的脂肪量超过正常女性的5%。为什么体现不出来呢?因为她骨骼、肌肉量都小,即使脂肪量超了,从总的体重值上也反映不出来。
合理的体脂是:男性占25%,女性不超过30%。60岁以上的老年人指标可以适当放宽。 3.体型 我看过这样的病人,体重和体脂都在正常范围,但脂肪都集中在肚子上,形成四肢相对瘦、腹部相对大的苹果形体型。研究表明,腰围越大,寿命越短。所以一个人减肥是否合理,首先看腰围是否缩小了。
测量腰围的方法是用软尺平绕肚脐一周,如果男士腰围大于90厘米(大约二尺七),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大约二尺四),就意味着腰部脂肪堆积,相关的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就会增高。
有关油脂的误区
误区1:高温爆炒菜才香 很多人习惯用烧得很热的油炒菜,有时油都被烧着了才往锅里放菜。这样能破坏油的很多营养成分,还能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误区2:谈油色变 有位年轻的女患者为保持骨感身材好到电视台做节目,就拒绝吃植物油和任何动物食品,吃了一口含油的食物就要在小区里跑六七圈。若干个月后,她电视台没去成,反而住进了医院。
正确的摄入量是用喝汤的小白瓷勺,一勺大约能盛10克,每天摄入两勺半就是合理量。除了炒菜用的油,还有一种藏在花生、瓜子等硬果里的油,所以花生、瓜子吃多了也能导致体重增加。另外,奶油饼干、奶油蛋糕、起酥点心要少吃,因为里面的反式脂肪酸会损害健康。特别是小朋友,这些奶油食品可能是他们最喜欢吃的,现在吃了可能没事,30年后才可能出问题,因此要提前预防。
让自己变得口轻些
一个啤酒瓶盖大概能装4克盐,这就是每人一天在做饭时所能放的盐总量。因为食物里一般含2克,剩下4克是需要做饭时放进去的。有人说:“我不放盐,只放酱油。”但酱油用多了一样会使盐摄入过量。咸菜、黄酱、香肠和火腿等都是高盐食品,也要适当限制。
从口重变成口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下决心,还要想些办法。比如用蔬菜本身的风味调味,享受菜肴的原汁原味,可能比用酱油更具吸引力。或用白醋、柠檬汁、果汁或者高钾低钠盐来调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