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跳广场舞 须牢记“三时”与“两度”

2018-12-10 15:59:08浏览:28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广场舞属于有氧运动。长期坚持跳广场舞一方面可以强身健体,降低血脂、血糖,缩小腹围,增强心肺功能,减少骨钙流失;另一方面可
广场舞属于有氧运动。长期坚持跳广场舞一方面可以强身健体,降低血脂、血糖,缩小腹围,增强心肺功能,减少骨钙流失;另一方面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舒缓心理压力,并有助于改善睡眠、提高食欲。那么,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是否也可以加入广场舞大军呢?回答是肯定的。但是需要把握好“三时”和“两度”的问题。

  三时 时机、时段和时间

  时机 并非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都可以跳广场舞。例如未控制的高血压、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两天内、发作频繁的不稳定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内膜炎、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栓塞、深静脉血栓、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急性主动脉夹层等患者均不宜运动。

  住院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出院后1~3周内、若病情稳定,应及早开始运动。但出院1个月内仅建议步行。1个月以后根据身体恢复情况,再决定是否可以跳广场舞。另外,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应该选择在凉爽的清晨或傍晚跳舞;出汗较多者应及时补充水分。

  时间 对于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有氧运动的经典程序包括三步:5~10分钟的准备活动、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及5~10分钟的放松整理运动。跳广场舞亦应如此。

  对于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由于心功能减退,建议适当缩短运动时间,总时长不宜超过60分钟。可以延长前期热身时间至10~15分钟。真正的跳舞时间不超过30分钟。

  在心血管疾病康复的早期,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每天跳低强度广场舞5~10分钟;后期,随着机体功能逐渐恢复,再适当延长跳舞时间。

  跳舞时一旦出现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停止下来,静坐休息。如果症状有加重趋势,则应立即含服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并尽快就诊。千万不要碍于“面子”、“不服输”而逞强坚持。

  两度 频度和强度

  跳舞时,人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随之心脏负担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能诱发心肌缺血、促进心功能恶化、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循序渐进的个体化方案。

  一般而言,建议每周跳舞3~5次。强度以避免出现明显的头晕、心悸、胸痛或气短症状为宜。对于体力恢复较好的患者,可以适当增加次数,提高强度。为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心血管健康及体能益处,宜选择中等强度的广场舞。可以通过心率快慢来衡量广场舞强度是否合适。参考公式为:心率上限=清晨安静心率×1.8;心率下限=清晨安静心率×1.4。心率的个体差异及变化较大。有些早搏或心房颤动患者,无法准确自测脉率来反应真实心率,这时就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李新萍整理)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胖妻子比胖老公更受气? 专家称男人喜欢女人瘦

上一篇:

冬天究竟该怎么锻炼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