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习惯:进楼就找电梯,二层楼都不愿意爬;出门就打车,两三站都嫌远?科技进步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让我们变得更加懒惰。
2010年卫生部推出“吃动平衡,走向健康”运动,并将每月11日定为“步行日”,但却只有少数人行动起来,大部分人仍然没有改变静坐的生活方式。
“有氧代谢运动是指以增强人体吸入、输送与使用氧气为目的的耐久性运动。它能有效地改善心、肺与心血管的机能,而这些器官的状况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而快步行走是最简便、最有效、最经济的有氧代谢运动。” 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胡大一教授说。
快步走也称“耐力步行”,可以使人获得理想的耐力。当然也区别于一般的散步,它需要一定的速度。
胡大一表示,医学界通过多年来对体力活动的形式、时间和强度的大量研究,发现走路是最简单易行且经济有效的运动方式。它不但不需要特殊技能或仪器,而且容易坚持,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受伤的危险很小,在各个年龄段、不同社会背景人群中均可以进行。
专家的建议,一个人每天运动量的最低限度应该是消耗3000大卡的热量,这正好与步行1万步所耗热量大体相当。一天1万步的运动量,相当于打网球连续45分钟,骑单车95分钟,游泳跑步30分钟,做家务120分钟。然而对于现代都市上班族而言,这并非易事。
“现代人要懂得将运动整合到日常工作、生活的节奏当中。尤其是对于生活节奏紧张的人来说,别寄希望于单独找出时间去动,最好把锻炼整合到每天8小时的工作中。这样做既不误事,也不费时,才能持之以恒。”胡大一说。
据介绍,快步行走能够有效增强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呼吸循环,促进血液循环,增进胃肠蠕动,增进胰岛素功能,防治尿石症,调整血脂,减少患癌几率。此外,快步行走还能够怡情悦性,使人精神愉快。
“我快步行走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它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对精神减压和压力释放也有很大的作用。现在每当遇到困难时,我就进行一次酣畅淋漓的快步行走,虽然它不能带来什么实质改观,但心情就会大不一样。”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上班的邹靖这样说道。
专家建议,进行快步走需要注意3点:每周保证3~5次;每次必须行走20~30分钟;每次必须以快速的步伐走完5~8公里的路程;步行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速度每分钟慢速70~90步,中速90~120步,快速超过140步。注意脉搏变化,40岁以下不超过140次/分,中老年不超过120~130次/分。还应选择无污染环境,充分甩开双臂有助于加强锻炼。
快步走也要讲究方法,要达到最佳运动效果,走时要抬头挺胸、迈大步;肩部保持放松状态,缩紧腹部,不要翘屁股;双臂紧靠身体,手肘轻松地弯曲90度,靠近身体来回摆动;每跨出一步,必须按先脚跟再脚掌然后脚尖的顺序着地。
另外,长期坚持快步行走对减肥也有很大帮助。(本报见习记者 王俊宁)
《中国科学报》 (2013-01-25 第18版 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