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 马冠生
暴饮暴食是一种危害健康的饮食行为,它是引起胃肠道疾病和其他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们平时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消化系统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规律,如果突然改变饮食习惯,摄入过多的食物或饮料,就有可能引起胃肠功能失调。大量油腻食物停留在胃肠内,不能及时消化,会产生气体和其他有害物质,刺激胃肠道而引发急性胃肠炎,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暴饮暴食后胃压力力增加,可引起急性胃扩张;同时在短时间内需要大量消化液消化食物,这样会加重胰腺的负担,使十二指肠内压力增高,从而增加发生急性胰腺炎或急性胆囊炎的危险。研究还发现,暴饮暴食后心脏病急性发作的危险明显增加。
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生活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外就餐的机会也越来越多。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发现,我国15岁及以上居民中有15%的人每天至少有一次在外就餐,26%的城市居民每天在外就餐。
经常在外就餐会增加脂肪和盐的摄入。调查研究显示,在外就餐时,脂类的摄入比在家就餐时增加,而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降低。餐馆就餐者的能量摄入和能量密度均显著高于在家就餐者,也就是说经常在外就餐将摄入更多的能量。在外就餐频率越高,身体脂肪含量越高。所以,要控制在外就餐的频率,尽量回家就餐。
在外就餐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选择干净、卫生的就餐场所。
2. 点菜时要注意食物多样,荤素搭配。
3. 不要为了摆排场、讲面子点大量的菜肴,要适可而止。
4. 尽量选择用蒸、炖、煮等方法烹调的菜肴,避免煎炸食品和高脂肪菜肴,以免摄入过多的油脂。
5. 在进餐时多吃蔬菜和豆制品,肉类菜肴要适量。
6. 食量要适度,特别是吃自助餐时,更应该做到食不过量。
7. 选择清淡的饮料,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8. 喝酒应该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