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医青年研究者如何从事研究,如何成才,关系到中医学的薪火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教授是一位花甲之年的老学长,他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经历,与广大中医药青年研究者来谈谈科研中需要处理好的问题,与大家共勉。 医道精深,不可浅尝辄止;而医者责任重大,临证不可不慎。医生面对的是病人,研究的是生命。对于生命,我们怀有敬畏感。具体到中医科研中,我认为青年研究者在提高道德修养过程中,特别是要加强自身做学问、搞学术研究的道德修养,树立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诚信踏实的工作作风。态度真,作风实,研究结果方能客观真实,令人信服;态度假,作风乱,甚至虚假伪劣,则无法得到真实的研究结果,害人害己。 科学研究的实质是不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从何而来?什么样的研究更有意义?我们在把握科研工作的大方向中,要了解国家发展战略的大势、医疗改革维护健康需求的大势及国际科技进步前沿的大势,要紧扣社会卫生的热点和难点,将眼界放宽、视野放大、目光放远,为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中医产生于临床、植根于实践、服务于需求,没有对社会发展大势的思考,这样的研究终会如昙花一现。 我多年的经验是面向需求、向国家计划靠拢,不但容易得到资助,且能形成持续的发展。当然,作为国家队战略的科学家还应主动提出新的研究方向供国家选择。由于自身经验的不足、知识储备的局限以及时间精力的限制,青年研究者一举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具体科学问题看似微小,但做深做透并不易。只要能坚持不懈往深处挖、往细处做,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对于中医学,这一点体现得更为明显。 作为中医药国家队的一员,青年研究者应尽早树立远大的志向,怀有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立志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而开展科研。青年研究者正处于科研的起步阶段,积累经验至关重要。有些研究可能不获利,但只要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就值得去做;有些研究可能无法发表高层次的论文,但只要有利于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也应该去做;有些研究可能比较辛苦,即使需要付出、牺牲很多,也要勇于去做。有激情、有锐气、有精力是青年研究者的优势,不要担心失败。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试管的清洗、原始文献的查询、研究数据的誊写与核对、演讲幻灯的准备、会议发言稿的撰写,甚至办公室的日常清洁等看似微不足道,但这些恰恰是科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对于提高修养、培养工作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不可小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