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生姜制半夏 解沙弥喑哑

2018-12-10 18:59:02浏览:580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张 健  一天,苏轼与他的文学好友姜志之饮茶闲谈,姜志之提议道:苏子,我们还是指坐中一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张 健
 

  一天,苏轼与他的文学好友姜志之饮茶闲谈,姜志之提议道:“苏子,我们还是指坐中一物为药名吧。”苏轼连声说:“好!好!”志之沉思片刻说:“君为药名。”苏轼不解其意。志之笑曰:“苏子嘛!”苏轼随即说道:“你也是药名,不是厚朴,就是半夏。”志之茫然无知,问其缘故。苏轼曰:“若不是半夏、厚朴,何以姜志(制)之!”志之拍案叫绝:“妙哉!妙哉!”

  那“姜”与“制之”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在中药的制法上有净选、切制和炮制等方法,其目的在于保证药品的质量,提高药物的疗效,确保用药安全。姜制法就是诸多炮制方法之一。                       

  相传,我国在楚汉相争时期,汉高祖刘邦征战河南音山,身染瘟疫,久治不愈。当地百姓献方生姜萝卜汤,刘邦喝后病情大减,再喝即药到病除。 

  生姜不但治愈了帝王的瘟疫,也救过许多平民百姓。唐朝时期,长安香积寺有个叫行端的和尚,夜间上南五台山砍柴,回寺后成了哑巴,大家不解其故。有的说是让山上的妖魔给迷住了,也有的说是怕他讲出山上的真情,就将他弄哑了。这样一传,吓得众僧再也不敢上山砍柴了。

  香积寺的方丈急忙带领众僧在佛前做了81天道场,让佛祖为行端驱魔,可是无济于事,行端仍不能说话。这时,有个略懂医术的僧人德始提议让行端前去求医于长安城里一位医术高超的刘韬。德始陪着行端来到长安,拜见了名医刘韬并详述了得病的缘由。刘韬察颜望诊、号脉后说:“师傅先回,待我明日上山一观再行处方。”次日凌晨,刘韬来到山上,仔细观察后便胸有成竹地来到香积寺,从药袋里取出一块生姜,对方丈说:“尊师放心,请那沙弥速将此药煎服,三五日定能药到病除。”方丈虽让人将生姜给行端煎服,但心中仍有疑虑,于是就有意挽留刘韬在寺中多住几日,以观疗效。时过两日,行端胸中郁积渐解,咽喉轻松爽利,又连服了三剂,竟能开口说话了,寺中众僧都惊讶不止。方丈询问行端病因,刘韬说:“此乃沙弥误食山中半夏所致,用生姜一解,药到病除,并非什么妖魔所害。”众僧也除掉了心病,照旧上山砍柴。

  生姜在我国不但是饮食常用的调味佳品,在医疗上也有悠久的应用历史。现代研究证实,生姜含有生姜酮,具有健脾、促进食欲与镇咳止吐的作用;姜油能促进血液循环,服后全身感到温暖、发汗,因此,用于风寒感冒初起有奇效。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应对膏方热要“五规范一灵活”

上一篇:

男性做俯卧撑测试性能力:40岁要做12个以上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