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将重心放在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点上,在深化医改中推动中医药服务,让农民享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那么,如何让社区老百姓尽快感受到传统中医药服务的实惠呢?首先需要给社区中医药发展铺路搭桥。 硬件投入不能少 要投入足够的资金让村卫生室开展服务,给中医药搭建平台。目前,许多地区的基层,尤其是贫困县的社区卫生室大多由村医私人的旧房改建,工作空间狭小,例如我县张固村的村卫生室只有16平方米,药房、诊断和治疗不能严格按标准分开操作,而中草药品种多、占地大、尘土多,同室运行极易污染无菌操作,所以急需建设新的、与常规医疗相隔离的房间来从事中医药服务,这就需要政府投入专项资金来解决。 加强培训力度 基层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蔚然成风,中医药小验方治疗常见病具有花费少、见效快等优势,给群众解决了不少问题。但眼下青黄不接,人才相对缺乏,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拿出充足的人力、物力对基层社区医生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尽快熟练掌握常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为医生解后顾之忧 对于在中医药方面有特长、有显著贡献、百姓信得过的社区中医医生,在入编和物质奖励上要给予倾斜,以此鼓励基层村医发展中医药,为缓解农村看病难发挥积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