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不要轻易抛弃民间疗法

2018-12-10 19:01:41浏览:294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授 严隽陶民间疗法不是科学的对立面民间是一个中性词。当我们使用这个词时,不能将其置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教授 严隽陶
 

民间疗法不是科学的对立面

“民间”是一个中性词。当我们使用这个词时,不能将其置于“正规”、“科学”等词的对立面去理解,“民间文学”、“民间风俗”、“民间疗法”等也当如此。

1991年,由原卫生部组织编撰、出版的权威性的大型医学工具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的“中医学”卷,对“中医学”一词的定义是:“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并在中国古代——天时、地理、物候以及阴阳、五行等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理论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医学……它的治疗方法有内治法、外治法,包括中药方剂、针灸、推拿按摩、气功,以及十分宝贵的大量行之有效的单方、验方和散在民间的各种简易疗法。这些内容形成中医学的诊疗特点。”这个定义明确无误地说明民间诊疗技术是中医药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医药学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并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其起源与先民的生存环境、饮食起居、流行疾病紧密相关。如《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中指出,由于东方居处海滨傍水,其民食鱼嗜咸,病多痈疡,所以砭石治病,出于东方;由于南方居处潮湿,其民喜食酸腐,病多挛痹,所以九针治病,出于南方……由于中央居处平湿之地,其民食杂不劳,病多痿厥寒热,所以导引按蹻治病,出于中央。在《吕氏春秋》中也谈到导引的应用,与疾病发病的特点有关。文中提到:“昔陶唐氏之始……民气郁瘀而滞著,筋骨瑟缩,故作为舞以宣导。”这些说法,现在看来似乎有些极端,但这个总体概括具有客观性。

挖掘民间疗法先见效再闻理

中医药学的发展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又是一个去芜存菁、大浪淘沙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大致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中医药的从业者在治病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应用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和逻辑加以归纳、提高及相互验证分析。所以,中医历代的重要著作文献较多的是类书。第二,应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加以阐述和提高。第三,许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在当地以个人和小群体中口授心传的方式保存、推广。

其实,第三种形式存在于民间,但在现代社会中缺乏足够的重视。这种状况往往内容丰富,但又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现。因此,我们要发展中医药学,必须重视挖掘、采集散藏于民间的验方、单方及治疗方法。同时,以合理的科学方法去验证、评价、提高和推广。当前,中医药学界的很多有识之士十分重视此项工作,有关的行政部门也积极支持和组织。

笔者认为,在挖掘、整理民间疗法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几个重点问题。在深入民间基层挖掘搜集时,关键要看疗效,要先见效再闻理,不能因为其理不通而被忽视。在调研整理时,要建立数据库,采集实物、音像、文字的完整数据,其中,民间的实物、音像的资料尤为可贵。这些资料比较鲜活、生动,而又难以保存。在评价时,既要紧紧依靠专家系统,又要引入循证的概念,减少评价者个人情感色彩的干扰;在否决时,尽量不做简单抛弃,而应认真分析其是否有可取之处后,再予以扬弃。在验证时,除了从人体应用中观察其疗效的重复性外,应该结合实验分析其安全性,把安全性的验证作为后续推广工作的一票否决线。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补中益气食山药

上一篇:

四味冬瓜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