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晏
近日,听到两则有关医院方面的消息:一则是某市一家医院投资数亿元,圈地数十亩,建造一座1000张床位的现代化医院。眼下,他们正加紧施工,预计不久的将来这座现代化医院便可投入运行。另一则是某二甲医院,为了提升医疗设备水平,改善就医环境,先后向银行贷款数千万元添置了一批国际一流设备,建起了两幢室内配置有电视、空调、沙发以及卫生间等设施的现代化病房。
目前,一些医院为了适应和满足患者就医需要,增添新设备,建设新楼房本是情理之中、不可厚非之事。然而,一些医院在扩大规模上完全背离了当地经济发展和百姓就医需要的实情,凡事一味地追求豪华、气派、贪图时髦、潮流,门诊大楼建得像宫殿、豪华气派、富丽堂皇;住院病房建成星级宾馆、宽敞明亮、设施应有尽有。然而,作为社会公益性的医院,毕竟不能等同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要投入就得讲产出。无论是单位员工筹措资金也好,还是向银行贷款也罢,作为医疗机构,身背数千万上亿元的巨额债务负重运行,稍有个头脑的人都知道,这样的后果势必会让一些医疗机构变相地增加收费项目、抬高费用标准,将自身债务慢慢地转嫁给广大患者。
看病贵、看病难仍是非常关注和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尽管全社会尤其是我们的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管理者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医疗制度改革上,大有医改大政一出,百姓看病贵等矛盾则会迎刃而解之势。一些医疗机构管理者将看病贵归结于体制上,根本不认真地从其内部的运营成本、内部管理、优质服务等方面去思考问题、去解决矛盾。眼下,一些医疗机构之间竞相建豪华门诊大楼、住院大楼,不甘落后、相互攀比地购置先进医疗设备正是最有力的例证。
一些医疗机构的个别领导在医院建设与发展上,为什么不愿意认认真真地从强化内部管理上下工夫、不乐意实实在在地在优质服务上做文章。反而,一味地喜欢在医疗设备上追求“贵而新”,在建造楼房上喜欢“高而大”,在病房内配置上要求“洋而全”。窃以为,这与一些医疗机构极个别领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的“错位”不无关系;与一些医疗机构个别领导喜欢搞个人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个别领导的“要想富,快建楼”、“要想肥,添设备”的自私自利思想日益膨胀关系甚重有关。
医院贪图“大、高、洋”,百姓就医费用很难降!恳切希望一些地方个别医疗机构刮起的“豪华风”、“奢侈风”尽快刹车。同时,更希望我们一些地方政府在对其医疗机构大型设备投入、豪华楼房建设立项等方面做到严格尽责、严格审批、严格把关。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打造出一个个群众看得起病、住得起院的平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