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解剖学会秘书长 郭顺根
解剖学不断衍生新分支
广义的人体解剖学应包括细胞学、组织学、解剖学和胚胎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人体解剖学包括以人体各系统(消化、运动、呼吸、泌尿、循环、内分泌、生殖、感觉和神经等九大系统)来研究各器官(如消化系统的口腔、胃、食管、小肠、大肠和直肠等)形态与结构的系统解剖学,以及以人体某一局部为中心来研究各器官位置毗邻、形态结构与功能特征的局部解剖学。
可见,解剖学是一门医学教学中最基础而且重要的医学启蒙课程。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生物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解剖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衍生出了多个分支。例如,有以研究某一器官不同断面结构的断层解剖学;以临床需要为目的的临床解剖学;以神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神经解剖学等,这些均为古老的解剖学增添了新的内涵。
解剖结构与健康密切相关
医学研究证明,人体某一器官的特定功能与该器官特定的形态结构密切相关,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形态结构决定功能。当某一器官的功能发生异常时,反映的是该器官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小孩出生时大脑功能尚不健全,因为小孩的大脑除体积较小外,神经细胞间的接触点也较少。小孩生长发育后,大脑体积会增大,神经细胞间的接触点也随之增多,其大脑功能也就越来越健全。
当然,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也可随人们长期的生产劳动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如健康成年人的心脏约为350克重(约含2亿个心肌细胞),而一些专业运动员因职业需要在长期的极限锻炼运动中,心脏为满足机体超大血循环功能的需要,心脏的重量可增至约500克,其形态也明显增大。同样的道理,长期卧床可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从而出现肌肉、骨骼的功能丧失及疾病发生。因此人体器官的功能与形态结构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他们相互关联,互为依存。熟悉并掌握人体解剖学基本知识有助于人们在了解自身基本结构的同时有效地进行防病保健。
标本保存有新方法
千百年来,解剖学在教学、科普中使用的试验标本一直采用福尔马林(甲醛)液浸泡固定,以防止尸体腐烂。但这一方法带来的毒副作用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弊端一直困扰着世界各国解剖学工作者,同样也限制了解剖学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生物塑化技术的诞生,解决了解剖学尸体标本固定的难题。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多聚物(如硅橡胶、环氧树脂等)替代生物标本(尸体)中的水分、脂肪等。采用该技术制作的标本无论色泽、质地和手感均近似于活体,而且无毒无味,可以长期使用30~50年以上。这一技术不但符合环保要求,还节约了资源。采用生物塑化技术制成的人体解剖学标本不仅可供医学院校教学使用,而且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大众科学素质的科普教育中也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