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各种春花盛开,引得人们纷纷举起相机留影。不过,至于梅花、桃花和杏花各有什么区别,很多人其实都不甚了解。 梅,中国十大名花之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很好的寓意,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被列为“四君子”。梅是蔷薇科杏属植物,原产于中国南方,具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可做观赏植物和果树。 在中医眼中,梅一身都是宝,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梅花入药,用的是初春花未开放时的花蕾。其味苦、微甘、微酸,性凉,归肝、胃、肺经,具有疏肝解郁、开胃生津、化痰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郁闷心烦、肝胃气痛、梅核气、淋巴结结核、疮毒等病症。梅花富含挥发油,早在清代就被用来制作“精油”。《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海澄人善蒸梅及蔷薇露,取之如烧酒法,每酒一壶滴露少许便芳香”。临床中遇到心情抑郁、胸闷心烦的患者,我有时就会建议他们用一些梅花蕾(干制)泡水喝,能够起到舒缓情绪、宽胸顺气的作用。 我们大家熟悉的乌梅就是梅的果实,它也是一味良药。《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中品,认为它味酸性平,主下气、除热,除烦满,缓解肢体痛,死肌,去青黑志,恶疾。梅的果实常在夏季接近成熟时采摘,熏制成乌梅入药。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