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是具有独立理论基础、评定方法和治疗技术,以功能障碍的恢复为目标,以团队合作为基本工作模式的医学学科。它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保健医学组成了医学的四大支柱。
国内康复技术缺少原始创新
现代康复医学在西方国家已有百年历史,进入国内只有30余年。30多年来,大部分三级、二级医院设立了康复医学科,康复专科医院也不断涌现;200多所高校开设了康复治疗学本科专科课程;各地及全国性康复医疗学术活动日益兴旺,康复医疗产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拐点。
然而,目前国内康复医疗技术的主体包括物理治疗(PT)、作业治疗(OT)和言语治疗(ST)等,其主要来自欧美和日本等国家,有些是几十年前的技术。主流的高端康复设备也基本是从国外引进,尽管也有民族企业生产,但大部分以仿制为主。中国缺少原始创新的康复技术与世界分享。
中西医结合康复已逐步开展
中国康复医学要想引领世界,凭借掌握国外传来的PT、OT、ST等技术或者购买一流的康复设备是不可能的。笔者认为,我们可以走中西医互补互鉴、整合并进的康复医学发展之路,也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康复医学之路。中国式康复医学可以说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中西医结合康复,一个是中西医整合康复。
目前,中西医结合康复已逐步开展,神经、骨关节、内脏疾病康复已经把中医手段与西医康复相结合。因此,发展中国式康复医学除了进一步做好中西医结合康复工作外,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中西医整合康复,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完善。
中西医整合康复需多下功夫
对于中西医整合康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索与实践:
1.从中医理论中得到启发,形成更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
中医理论是从三千年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尽管看上去有些朴素,但蕴藏着一定的道理,并成功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绝非两百年形成的现代西医理论能够取代。因此,西医康复要向中医学习智慧和思想。
中医强调从藏象学、证候学角度,审证求因,分析病因病机,强调阴阳五行、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辨证施治,形成了因时、因人、因地、因证制定治疗方案的“辩证观”,西医则无此对应信息。例如中医把脑卒中(中风)就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以及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肾阴虚,风阳上扰;风痰入络及气虚血瘀等不同情况。对于这些不同情况,西医康复诸如神经促进手法、运动、语言、认知等训练的强度、频率、时间、顺序等,也可以借鉴中医的辨证方法,与康复评估加以组合,形成更合理的康复治疗方案。
2.西医评价中医康复疗效和机制,帮助筛选出更佳的中医技术组合。
中医传统治疗技术为中国人的健康和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欧美开立中医诊所、世界顶级期刊专门报道中医、美国部队和国际奥运团队使用中医技术等,说明中医技术本身的疗效毋庸置疑。但用中医的语言评价中医疗效和解释机制,则不易被世界所接受。
西医和科技的进步,为中医疗效和机制的诠释提供了条件,也为筛选和优化中医康复技术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可以借助脑功能成像技术、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或脑电诱发电位(TMS-EEG)技术,筛选出引起脑病患者最佳脑重塑和功能重组的针灸、推拿方案,如选择不同穴位、强度、时间、频率等,也可以帮助找到更佳的中医技术组合,从而出现最佳脑重塑和功能康复结局。
所以,中国式康复医学要勇于做加法,应该在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加上中医内涵,让中医思想融入康复治疗,使现代康复医学理念技术与中国传统康复疗法相融合。例如,把五禽戏的猿戏之“猿提”动作与门德尔松手法整合,可能会更好地改善脑病患者的咽期吞咽障碍;把“嘘、呵、呼、呬、吹、嘻”六字诀结合现代水疗,可能更有利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呼吸功能改善;把功法调意和脑电生物反馈整合,可能更有利于入静和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功法锻炼与功法锻炼的观察训练(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可能会巩固功法锻炼的效果;有氧运动注重呼吸但忽略调意,若有氧训练时意守某穴位或循经调意,或许有额外效果。这些思路或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