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公是当地一名老中医,我的父亲就是他的学徒之一。父亲后又多方拜师学习,并在湖南中医学院攻读了函授大专,在老家益阳一个当地厂矿医院担任中医师。我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中医世家,从小家里中医的氛围很浓。哭闹的时候,父亲就给我看中草药书上的彩图。
稍大一点,我就跟着父亲上山采草药,挖半夏、采金银花、捡甲鱼壳卖到药店换取零花钱。那些漫长快乐的童年时光,清晨里、夕阳下,跟在父亲身后采药的画面至今回想起来都无比温暖。
承载父辈期望入岐黄
之后,我考上了湖南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父亲说,儿子完成了他最大的心愿。本科结束后,我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先后师从旷惠桃、范伏元、黄政德教授,得到他们的悉心指导。后来又有幸拜中医大家焦树德教授弟子——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科阎小萍教授为师,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系统地学习了中医理论、八纲辨证、遣方用药,越学习越感觉到中医的博大精深。
在临床中,患者被病痛折磨的痛苦,我感同身受。特别是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产后风湿这样的疾病缠绵反复,患者深受其累。一直以来,我将这几种疾病作为主攻病种,充分发挥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为广大患者服务,赢得患者的广泛赞誉。
2010年,来自岳阳的陈先生患有严重的痛风,全身多处痛风石,皮肤溃烂,最大的痛风石溃口有小碗那么大,持续几个月不能愈合。因为疾病,妻子离他而去。后来,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快速帮他缓解了疼痛、控制住尿酸,在医院骨科的帮助下,清除了两个最大的痛风石,创口慢慢得到愈合。6年了,陈先生还会时不时和我联系,讲讲他的近况,看到他恢复得不错,我感到很欣慰。
中医让患者治得起病
在我的行医生涯中,我一直觉得,为患者量身打造适宜的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仅仅治得好病还不行,还要让患者治得起病。22岁的小李在媒体工作,压力很大。2015年,小李感觉腰疼、背痛,晚上甚至疼得睡不着觉,早上醒来后,起床都感觉困难。小李辗转多家医院,最后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有的医院告诉小李要进行生物制剂治疗,一个月的治疗费用6000多元,刚刚参加工作,经济窘困的小李根本无法承受。
我为小李认真检查后,建议他暂不进行生物制剂治疗,以强直性脊柱炎的西医规范治疗方案结合中医辨证施治,从肾虚督寒入手,一个月费用大概是1000元。经过1年多的精心治疗,小李病情好转,今年复查骶髂关节核磁共振,炎症渗出竟全部吸收了。
针对经济条件不好的患者,我尽量选择价格便宜的药物。长期服用中药费用比较高,我会建议患者在病情稳定、进入缓解期后,把中药打碎做成散剂或丸剂,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用药量,也最大程度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对患者的了解增多,疗效也越来越好,我和很多患者甚至成了好朋友。我跟患者说:“我不能承诺疗效,但一定会用心对待每一位患者,让百姓享受中医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