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防寒保暖多温补

2018-12-10 19:20:02浏览:772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 徐辉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 徐辉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古人认为冷气积久为寒,寒冷程度未至极点,故称小寒。   民间有“小寒大寒,冷成一团”的俗语,形象地说明了小寒、大寒这两个节气的寒冷性。小寒节气,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   中医认为,“寒性凝滞,主收引”。若人们不能应时增添衣被,就可能使抵抗力下降,使心、胃、肺等脏器功能紊乱,甚至引起气管炎、胃痛、冠心病复发,使关节痛、咳嗽、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冠心病等发生。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头部特别容易受寒,久之易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还要注意头部保暖。   最寒冷的节气是阴邪最盛的时期,饮食应当以“温补”为主,以防御寒冷,可以多吃含热量较高的牛肉、羊肉、猪肉等,这样能强身壮体、抵御严寒的侵袭。另外,我们还可多吃海带、白菜、韭菜、山芋、红枣、萝卜等食物,这些东西与肉食搭配,使营养的摄入更加均衡合理。   小寒时节正是吃麻辣火锅、红焖羊肉的好时节。但在“进补”的同时,切忌暴饮暴食,而应当以补气润燥为主。进补不要盲目,要根据体质进补。针对气虚体质的人以补气为主,如冒虚汗、精神疲乏,推荐用红参、红枣、淮山药等;血虚体质以补血为主,如平时易头昏眼花、心悸失眠、月经量少等,应用当归、熟地、阿胶等;阴虚体质以补阴为主,如盗汗、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鳖甲、白木耳等;阳虚体质以补阳为主,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可用杜仲、肉苁蓉、巴戟等。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苦丁茶不是茶

上一篇:

黄芪牛肉汤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