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三招缓解心痹

2018-12-10 20:35:39浏览:737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典型病例彭某,男,57岁,农民,患胸痹多年。西医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曾因病情加重住院治疗而缓解。患者胸痛时发,
典型病例 彭某,男,57岁,农民,患胸痹多年。西医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曾因病情加重住院治疗而缓解。患者胸痛时发,胸闷心悸,动则气促,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晨起面浮,下肢微肿,上腹胀闷不舒,素体畏寒怕冷,夜寐欠佳,小便短少,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心电图示:I度房室传导阻滞,I、aVL呈QS型,T波改变。心脏彩超示:扩张性心肌病(右心为主),心功能不全,心包积液(中等量)。中医诊断为胸痹、心水。病机为真阳虚衰、元气不足、水饮停留、血脉瘀阻。治疗采用温阳、益气、利水法。处方:熟附子10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葶苈子12克,丹参12克,赤芍12克,益母草15克,炙甘草5克,炒白术15克,茯苓12克,苍术12克,防己10克,枳壳10克。上方加减服用3月余,患者胸病基本不发,精神好转,能做轻微家务,胃纳睡眠均有好转。  慢性心功能衰竭属于中医“心痹”、“心水”、“水肿”、“心悸”、“怔忡”、“痰饮”、“咳喘”等范畴。临床表现包括:水肿、尿少等全身性症状,腹胀、纳呆、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失眠、嗜睡等精神症状,心悸、怔忡、胸闷等心胸症状,以及紫绀、颈静脉怒张等体征。既往病史包括:心力衰竭发作,发热、关节痛、咳嗽咯痰、胸闷胸痛、高血压等病史。  中医认为,慢性心功能衰竭最基本的病机是真阳虚衰、元气不足、水饮停留。因此,其基本治法应是:温阳、益气与利水化饮法。  温阳  治疗心力衰竭的温阳法,需要达到温振元阳之目的,不是一般的温肺、温脾胃、暖肝,不是任何温药都能胜任,须用附子作主药。从临床经验看,还没有其他中药能代替附子温振元阳的作用。干姜、肉桂或桂枝只能对附子起到佐使作用,最好选安全、有效、无毒的孰附子,常用量为10~20克。  益气  治疗心力衰竭的益气法,需要大补元气,用药首推人参。红参、白参、党参、太子参随机运用。剂量分轻、中、重,分别为10克、15克、30克。黄芪每能益气,可以补肺气、益正气、升阳气,但没有大补元气之功,对心衰来说,其功逊于人参。但心衰病人应用黄芪机会仍多,一是水肿明显时,取黄芪有益气行水之功,二是有气虚血瘀时,取黄芪有益气行血之功。  利水  治疗心衰的利水法,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比较缓和的用通阳利水和温阳利水,比较峻猛的为泄水逐饮。心衰出现水肿的,基本病机是阳气虚衰不能利水,故通阳利水是最基本的常用的利水法。通阳利水可选桂枝,代表方为五苓散。缓解后可选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属于温阳利水法,利水最怕伤阴,二方中有白芍、泽泻缓解伤阴之弊。泄水逐饮法适用于属于水肿严重或痰涎壅盛之时,是急则治标之法。主方为已椒苈黄丸,主药当推葶苈子。防己对肾脏有毒性,应慎用。  慢性心功能衰竭基本方:熟附子10~20克,人参或太子参10~30克,黄芪10~30克,葶苈子15克,丹参12克,益母草15克,炙甘草5克。尿少加车前子30克;浮肿加炒白术12克,茯苓12克;心悸加紫石英15克,琥珀末1.5克(吞服);气喘加蛤蚧粉6克(肾虚用,分吞),桑白皮12克(肺实用);胸闷痛加降香9克(后入),阳虚明显加肉桂3克(后入)、补骨脂9克;阴虚明显去附子,加麦冬12克、五味子3克。  提示: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应休息静养,限制体力活动,必要时绝对卧床休息,以培养心气,切忌七情之干扰。如心气逐步恢复,可起床少事庭间散步。喘急甚者,用高枕而卧,并给吸氧。饮食宜清淡,以使脾胃得以运化,忌盐饮食,避免克伐肾气。防止寒冷,以免肺部感染,加重心衰。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医院王勇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浆细胞性乳腺炎易误诊

上一篇:

清脾热 祛溃疡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