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 李贵满
两年前,67岁的刘女士不幸患了左侧乳腺癌,遂进行了左乳腺切除术。接着,又做了几次化疗。手术及化疗后不久,她先是倦怠乏力,纳少脘胀,恶心呕吐,渐渐出现不思饮食,食入易吐,气短懒言,倦怠懒动,动则喘促,汗出如浴,头晕目眩,心悸少寐,易于感冒,甚至脱发、尿血,顽固性便秘等。两年下来,刘女士体重减少了近30公斤,虽想了很多办法,包括静脉输入多种营养液等,但都没有太大起色。
初诊,见患者精神萎靡不振,身体极度消瘦虚弱,贫血貌,声低懒言,气短喘息,动辄尤甚,舌体松弛无力,舌质淡黯,苔厚腻而干,脉沉细无力。左中下肺及右下肺叩之实音,同处呼吸音消失。腹部膨隆,腹水征(+)。彩超示:胸腹腔中量积液,胸腹水检验为血性,脱落细胞检查发现癌细胞,血象检查结果为重度贫血。
患者乳腺癌已至晚期,并有胸腹膜转移。属中医“乳岩”、“悬饮”、“虚劳”等范畴,辨证属气血亏耗,脏腑虚损,饮停胸腹。以大补元气,健脾益肺,养血和营,逐水化饮治之。方选:补气运脾汤合椒目瓜蒌汤加厚朴、莱菔子、三仙、砂仁。经过几个疗程的调治,患者的病情有了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不再恶心呕吐,食欲及体重均有所增加,感冒次数明显减少,气短乏力及多汗症状有所减轻,大便已通,不需别人搀扶就能行走50~100米。
临床上,几乎所有像刘女士这样的癌症晚期或肿瘤术后,或化疗以后的患者,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肺脾气虚,元气大伤,通调失职,水精失布,运化失常,气血化源乏竭,气血亏耗,精气内夺,津枯液涸,脏腑衰败,甚至“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病理过程。之所以会出现如此这般境况,乃由于大病、久病,失于调理,或邪气过盛,久羁不去,正气被抑,致使外不能固护肌表,感冒频发,汗出如浴,内则脏腑虚损,诸证峰起。肺气虚损,中气不足,不能很好地灌心脉、行气血、司呼吸,则会出现气短懒言,少气不足以息,面白少华,舌淡脉弱;肺虚通调失职,水聚于上,则胸腹痞满;肺气不降,津液失布,则肠失儒润,燥粪坚结;脾虚失运,水谷不化,壅塞于胃肠,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则纳少脘胀,不思饮食;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脾虚水谷不能化为精微,气血来源乏竭,形体失充,肌肤失养,则日渐消瘦,倦怠懒动,动则喘甚;气血耗伤,心脑失儒,则头晕目眩,心悸少寐,甚则脱发;气虚,血失统摄,肾失封藏,精血外泄,则尿血。
综上可以看出,癌症晚期及肿瘤术后或化疗后的患者,证候虽多但总不离乎五脏。而五脏之伤,又不外乎气、血、阴、阳。然,四者之中,气是最重要的。因气能生血、生津、化阴、化阳。气虚,则精血津液无以化生,脏腑失于濡养,愈虚愈损,形成恶性循环。况“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补气之法,当遵“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之古训,重在补肺健脾益肾的基础上,配合滋阴养血、消积和胃、通腑祛邪等法,使气旺生血,血脉充盈,脏腑运行正常,才能更好地战胜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