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肝炎是多种原因引发的肝功能衰竭,随原因不同,病理阶段不同,证型有别,中西医临床处治方法既有区别也有关联。随着预防以及抗病毒治疗的推广,我国最常见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肝衰竭Ⅰ型发病逐渐减少。由于重型肝炎足以毁灭生命,还是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多年救治过程中积累的辨证思路与治法也值得认真总结。
抗病毒治疗提高救治成功率
慢乙重肝病死率曾高达70%~80%,近3年来大幅下降,抗病毒治疗功不可没,同时,中医药的作用得以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得更高疗效也是重要原因。对我院2007年治疗的慢乙重肝147例与抗病毒治疗进行相关性分析,病死率约42.86%,其中入院超过两周的115位患者中,使用核苷类抗病毒治疗的达87.83%,病死率26.96%,中医药参与治疗的人群病死率更低。值得注意的是,有抗病毒适应症的人群比例越高,恰当的抗病毒治疗救治成功率越高。也有部分患者虽病毒载量高,其肝功衰竭殆尽,虽抗病毒有效,仍不能挽回生命。还有的患者病毒载量很少或阴性,应针对其诱发原因治疗未必用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物的选择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同时兼顾到抗病毒显效后的免疫增强可能会加重肝损伤。
统计还发现,本组病例在既往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慢性重型肝炎25例,占21.74%。抗病毒治疗可明显降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中医辨证逐步达成共识
辨证论治是中医特色,中医通过采集四诊信息、分期、分型,对疾病的病机认识更加深入。然而中医治疗的武器(天然药物)没有变化,所以仍需坚持传统治则为主。
慢性病迅速加重,其特点多是本虚标实。导致慢重肝恶化之邪有多个,其一,是久羁体内为患的乙肝病毒,其性湿浊粘腻,深入经脉、血液、脏腑。其二,患者自身生理病理产物,成毒为患。其三,新邪侵扰,合而为患,此时对于本已虚损的机体而言,毒邪酷烈暴戾。因此慢乙重肝一旦到进展期,中医治疗多从清热、解毒、利湿、化瘀入手,驱邪以留存正气。此刻如争峰夺路,应中西医协同抗毒、驱邪。待病情相持期至身体恢复期,可以逐步提高扶正比重。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十一五”科研项目完成后,将会对慢乙重肝衰竭Ⅰ型中医辨证各型所占比例及疗效用数据表达,中医药治疗的最佳时段也将会显现。
深化病机认识改进治法治则
对于肝性脑病治疗重心的转变,是中医对病机认识与时俱进的典型例证。从羚羊角、钩藤、安宫牛黄治疗,到大黄灌肠釜底抽薪,源于中医上病下治,恰合于现代医学阻断氨与内毒素的产生代谢路径。近年来,中药灌肠法在重型肝炎治疗中广泛应用,提高了疗效。同时,也应看到任何方法都有一定的适应症和局限性,应建立一定的执行标准和全面观察评价疗效,否则,过度使用灌肠疗法会带来不良反应,因为清热解毒凉血祛湿的治则同时包含了抗内毒素对肝脏造成的二次打击。中药凉血、养阴类药物具有抑制免疫损伤,保护组织细胞作用,与抗内毒素方药配合可起到协同作用。
先辨病后辨证紧守主线病机
目前临床多是采用先辨病后辨证。由于慢重肝合并症很多,甚至在某一时段合并症会致死,这就形成了以主证治疗为基础,随时防范和处理并发症,优先解决主要矛盾的临床指导思想。当致死性并发症出现时,必须全力阻挡化解,西医药多层次治疗较方便,中医药的调整相对见效较慢。
临床实践证明,现代医学的抗病毒治疗是多数病人需要的,改变了支持疗法延长生命但不降低病死率的局面,也使中医药发挥作用的大背景发生了有利的变化,中西医药协同治疗重型肝炎降低病死率已成现实。
恢复期虽体虚不必急于大补
慢重肝的肝衰竭是危证,虽不似心脑血管病必须随时监护生命体征,但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高度腹胀、昏迷、出血、并发细菌感染等,对预后有重大影响。即使在没有并发症,处于肝坏死进展期的护理也异常重要。情绪安定,多卧床,低脂肪、高热量、少食多餐,顾护胃气是关键,脏腑通畅应全面顾及。肝坏死被顿挫后,病情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及至病情稳定至肝功恢复也尚需时日,多需数月。此阶段食补可根据食欲和消化能力,药补必辨清体质,顺其自然,循序渐进,应以养胃、促进肝功恢复为首,虽体虚不必急于大补,舒肝养胃即为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