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主要累及中轴骨骼、进行性发展的全身性疾病,主要引起骶髂关节或/和腰背部疼痛和进行性僵硬的脊柱关节病。本病多发于10~40岁人群,一般男性发病比较重,进展快,给家庭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中医多辨为肾虚督寒、肝肾两虚或督脉邪壅等证。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多从足太阳经和督脉选穴论治,注重整体观念和近部取穴,以补肾强腰、调和气血、舒筋活络之法治疗。我们采用滞动针疗法,选取患者腰背部最为疼痛的压痛点,运用滞针在疼痛点施术5~10秒,松解因慢性炎症引起的组织粘连、结节、条索等部位,以达到迅速散瘀行气、疏经通络、平衡阴阳的作用,一般1个疗程后疼痛即可消失。
滞动针疗法是在中医理论、传统针灸疗法的基础上,借鉴现代医学理论、微创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滞针是针灸针的一种创新,形同普通针具,但其针体有多条微细凹槽。使用滞针能够产生针刺效应,又可产生滞针效应,同时还能产生动针效应以及刃针效应、松筋针效应、钩针效应、埋线效应、深层按摩效应、穴位注射效应等。强直性脊柱炎的滞动针疗法运用了刃针效应、松筋针效应及钩针效应,从而起到以针代刀的作用,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较好的临床疗法。(李 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