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慢性肾病防治三大误区

2018-12-05 22:10:30浏览:718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误区1体检无需查肾功  肾脏病的发生并不是突然的,只是患者没有发现而已,因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误区1  体检无需查肾功

  肾脏病的发生并不是突然的,只是患者没有发现而已,因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肾脏疾病。

  以下情况可能是早期肾病的信号,应及时就医:小便泡沫多,长久不消失,说明尿液中排泄的蛋白质较多;尿变色,呈浓茶色、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浑浊如淘米水,说明里面可能有红细胞或白细胞;尿量过多或过少;夜尿增多,正常人在60岁以内一般不应该有夜尿,如果年轻人夜尿增加,很可能是肾脏功能不良的早期表现;早晨起床后眼皮或脸部水肿;无明确原因的腰背酸痛等。

  误区2  肾病就是肾虚

  很多人将慢性肾脏病与中医的肾虚相混淆。中医的肾与西医肾脏的概念内涵差别巨大,许多非肾脏疾病也可划入中医的肾虚范围,而许多中医的肾虚患者并没有慢性肾脏疾病。这可以说是我国公众对慢性肾病认识的一个误区。

  误区3  肾病是不治之症

  肾病绝对不是不治之症,尤其是早期肾病,完全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积极防治相关疾病,使病情很好地得到控制。一般来说,如果每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速度控制在4毫升/分钟/1.73平方米以内,即可获得满意的生活质量。

  但许多病人发现肾功能下降后就特别害怕,总是在想“我还能活多久”,“我还能工作、运动吗”?有的人病急乱投医,结果导致肾功能出现不可挽回的进行性损害。

  其实,即使得了肾病,经过恰当的治疗,肾功能恶化也是可以避免的,有些病人的肾功能甚至可以逆转。肾病通常是一辈子的疾病,患者要学会与疾病共存,要避免高血糖、高血压、感染、高蛋白饮食、乱用药等危险因素。(本报记者程守勤整理)

  慢性肾脏病发病隐匿,多数患者发病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一般来说,当肾脏功能的破坏大于75%时,患者才会出现贫血、乏力、恶心、血压升高、口中有尿味等症状。这时人们才会去看病,但又不知道该去看哪科。往往胃口不好的看消化科,贫血的去血液科,很少有人想到是肾脏出了毛病。

  小知识

  预防肾病有办法

  人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预防肾病。具体措施包括坚持低盐、清淡饮食;平衡膳食,不暴饮暴食增加肾脏负担;适当多饮水,不憋尿;坚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避免感冒,喉部、扁桃腺等有炎症时,要在医生指导下采用抗生素彻底治疗;戒烟,避免酗酒;避免滥用药物。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小儿醉酒 容易形成依赖

上一篇:

好环境可以让人更聪明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