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药效和煎煮的技术有很大关系。要煎煮好中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煎药器具 煎药的器具宜选择化学性质稳定的砂锅为好,因砂锅煎药受热均匀,传热缓慢,煎出的药液性质稳定。相反,如果选择铜、铁等金属器皿,因为高温下金属离子等化学物质性质活泼,易与中药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改变药性,产生有害于人体的物质。所以,李时珍曰:“煎药忌铜铁器,宜用银器、瓦罐。”
中药浸泡 由于中药饮片大多为干品,其细胞干枯萎缩,须用凉水浸泡一段时间后才能变软,有效成分才易溶解于水。一般情况下,花、叶、全草为主的药浸泡时间约为30分钟,稍加搅拌,以利有效成分溶出;根茎、种子、果、动物、矿物为主的药浸泡60~90分钟,浸泡水量以高出药面2~3厘米为宜。
煎煮次数与火候 一般来说每剂药煎煮两次,每次加水量约浸过药面2~3厘米即可。一般在未煮沸前,煎药的火力宜大,称为武火,使水尽快沸腾。水沸后火宜小,防止溢出煎焦,称为文火,使水分慢慢蒸发,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煎药的时间,一般第一次煎应在沸后再煎20分钟,第二次或第三次应在沸后再煎15分钟。解表、行气及质地松散、气味芳香的药物煎药时间宜每次缩短3~5分钟,滋补药每次要延长3~5分钟。煎药时如果不慎煎干,焦煳应弃去,不得再加水煎煮。尤其是附子、乌头等毒性药物,煎干服用易引起中毒。
先煎及后下药物的处理 凡注明“先煎”者必须单独先煎30~60分钟后,再将其他药物放入同煎。“后下”者待其药物煎好时,再分两次放入锅中同煎2~3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