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使用安慰剂要适度》(见于2013年4月8日8版)一文后,我认为该文易使人误认为多数中成药只有安慰剂效应,以为欠妥,理由如下:
中成药物既不是安慰剂,也不是有安慰剂效应的药物,而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用不同的制作方法制成各种不同的剂型,符合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且行之有效的治病药物,是有确切药理作用的。中成药物包括应用传统制作方法加工制成的各种不同剂型,如各种蜜丸、水丸、冲剂、糖浆、膏药等;用现代制药方法制成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如各种片剂、颗粒剂、滴丸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以及专门用于治病的药酒。中成药物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经过千百年医疗实践总结出的有效方剂的精华。
另外,认为中成药物没有经过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观点也不妥。在市场上正在流通的各种OTC及非OTC中成药物等,在我国已经使用了几千年,经过千百年的医疗实践、总结而被载入历代各种医学方书、名家之医案,只不过未按照西医的循证医学理论验证罢了。目前,我国正在施行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也将中成药物当做行之有效的治病药物而在临床推广使用,不是只有安慰剂效应。
根据是否有病理形态(结构)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改变,疾病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器质性疾病与功能性疾病。器质性疾病用仪器可以查出来,是有病;功能性疾病虽然仪器不能查出来,也是有病,因为患者有痛苦不适的症状。对于功能性疾病的治疗,西医无特效方法,治疗药物匮乏,这是其短板之处;而中医则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列出了多种中成药物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