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陈皮、橘红、化橘红易混淆的三种皮

2018-12-10 21:46:54浏览:5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  陈皮、橘红和化橘红等都是常用的中药,但在使用上比较混乱。其实,早在2010年版的《中国药典》中已收载其为三个不同的中药品

  陈皮、橘红和化橘红等都是常用的中药,但在使用上比较混乱。其实,早在2010年版的《中国药典》中已收载其为三个不同的中药品种。

  陈皮橘红来源相同

  陈皮与橘红同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因二者加工不同,故分为陈皮与橘红。橘成熟时采摘,剥取果皮,阴干称为陈皮。橘成熟时采摘,剥取果皮,去掉橘皮内部白色部分后(或直接削下外果皮),晒干或阴干称为橘红。

  化橘红则来源于同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干燥未成熟外果皮。夏季果实未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后,将果皮割成5或7瓣,除去果瓤及部分中果皮,压制成形、干燥。前者俗称毛橘红,后者俗称光七爪。 

  三者形状各不相同

  陈皮饮片多为不规则丝片,外表面红黄色、橙黄色或暗红色,内表面黄白色或浅黄色;气香,味辛、苦。

  橘红呈长条形或不规则薄片状,边缘皱缩向内卷曲,外表面黄棕色或橙红色,存放后呈棕褐色,密布黄白色突起或凹下的油室;内表面黄白色,密布凹下透光小圆点;质脆易碎,气芳香,味微苦。

  毛橘红果皮呈对折的七角、六角或展平的五角星状,也有单片者呈柳叶形,完整者展平后直径为15~28cm,厚度为0.2~0.5cm。外表面黄绿色,密生茸毛,有皱纹及小油点;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脉络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外缘有一列不平整的凹下油点,内侧稍柔而有弹性;气香,味苦、微辛。

  功效不同 对症选药

  陈皮又称橘皮,《纲目》曰:橘皮“和中理胃药则留白,下气消痰药则去白”。这说明陈皮和橘红在功效和临床应用上是有区别的。陈皮的功能为理气、调中、燥湿、化痰,脾胃气滞湿阻所致的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等多用之;橘红温燥之性胜于陈皮,功能为利气、消痰并兼发表散寒,故外感风寒、咳嗽痰多者用之为宜。

  化橘红无发散之性,但性偏温燥,燥湿化痰之力较胜,兼能消食,故多用于风寒咳喘痰多、呕吐呃逆、食积不化、脘腹胀痛等,尤适用于寒痰、湿痰所致的咳喘痰多、胸膈胀闷。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有些“毒药”能治病

上一篇:

清上泄下治口腔放射损伤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