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今年14岁,上初一。她3岁时就善歌爱舞,上小学四年级时在歌舞方面取得了很多奖项,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但女儿到小学六年级时,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终日幻想成为明星,情绪时而亢奋,时而低沉。上初中后,女儿开始大量收集周杰伦的信息,一切关于周杰伦的活动、出场和生活信息等,她都要收集。她渐渐把时间、精力、感情、钱财等都浪费在崇拜明星上,根本无心学习。周杰伦的动作、衣饰、仪表、语言、语气、嗜好等,都能让她兴奋、痴迷。 更让人费解的是,近日来,她非要收藏周杰伦的所用之物,特别是对周杰伦的头发、衣物有强烈获取的愿望,并强迫家人去寻觅。她的这些行为表现,令我非常无奈,用了很多办法教育她也无济于事。真不知道女儿再这样发展下去会成为什么样子?我想请教专家,如何才能解救我的女儿? 宁夏金女士 金女士的女儿是现代“追星族”的一个范例。 追星是现代青少年中一种常见的现象,程度严重的属于精神成瘾。在青少年的身心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时,他们思考问题常常用割裂的思维方式,往往主观、片面、脱离现实生活。少男少女被报刊、影视、光碟、网络上“星级”人物的英俊、潇洒、靓丽、幽默、搞笑等深深吸引,认为“星”们可以给自己美的享受。其行为实际上是自我实现欲望的一种错位体现,也就是说,“星迷”们在潜意识里已经把自我实现的愿望化作对明星的追求,错误地认为明星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 金女士的女儿学习成绩下降、疏远亲朋等表现,是个人精力、时间、情感卷入“追星族”的结果;追求刺激、情绪亢奋、愉快、消沉等表现,与个体得到的星级人物的信息有关;收集星级人物的照片、影视光碟等,不惜耗费精力、财力、情感、时间,是一种崇拜心理、从众心理和猎奇心理在起作用。此时,理智化自我已经弱化,情绪化自我显得强大。 对明星的言语、行为、衣饰、头发等产生强烈的兴趣和依恋,说明她由一般崇拜心理发展为盲目崇拜,情感主体的理性思维已经无法控制和把握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此时,明星的一切就是自己的一切,根本认识不到痴迷明星给自己带来的害处。 怎样才能使她从追星痴迷中解脱出来呢?除了可以采用药物进行厌恶条件反射治疗外,还需要心理医生和家长的共同引导,以下7条供参考。 1.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追星必须在完成学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不能因追星而荒废了学业。 2.多了解明星们成长的经历,了解他们成功背后的辛酸,看到在鲜花和掌声背后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耕耘。 3.追星要把着眼点放在明星的“人格魅力”上。让孩子了解,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个明星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要全面客观地看待,不能过度神化。 4.培养广泛的兴趣。逐渐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培养他们对其他事物的兴趣,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与更多的人交流、沟通。 5.分散注意力。通过各种手段逐渐减少明星信息的刺激,帮助他们将单一的注意力转移。完成这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6.不要把偶像局限于影视娱乐圈,科技明星、见义勇为者都值得崇拜。 7.通过上述努力初见成效后,心理医生和家长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狂热追星、盲目崇拜对自己身心、学习成绩带来的危害,使其逐步走出误区。 宁夏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科梁兴沈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