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与谦虚是学习经方应该有的态度。现在全国兴起了“经方热”,学派林立,学术氛围浓烈,但少部分人江湖气太重,讲学充满戾气,妄自尊大,肆意贬低持有不同学术见解的学者。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不同流派的学术观点都有其理论体系和个中道理,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深入钻研,都能学有所成。 @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冯学功 建议中医学习者切勿将自己划派。在学习经方的同时,广泛吸收各家经验。经方疗效备受推崇,正因它是“博采众方”的产物。若固守经方而排他,恰恰违背了张仲景的本意。要以博大的胸怀,学好中医各家,更要学好西医,真正做到兼容并蓄,成为精诚大医。 @中日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贾海忠 学习《伤寒论》有四个境界:第一境界是会用经方,第二境界是理解《伤寒论》的理法,第三境界是学习张仲景的治学方法,第四境界是学习仲景的为人。张仲景于《伤寒论》序中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一十六卷。”“勤求古训”就是全面继承传统医学的精粹,“博采众方”就是学习一切有利于人类健康的知识成果,“平脉辨证”就是要扎根临床实践,“撰为《伤寒杂病论》一十六卷”就是提出理论性的创新思想。以上即“继承、学习、实践、创新”八字治学方针。从中可以看出,包容精神是张仲景成才的重要条件。 事实上,后世各家各派皆可理解为对《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试看温病学派用方,无论是复脉汤、加减承气汤系列还是清瘟败毒饮,都与经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学习经方就如同游览颐和园,必须站在佛香阁的高度才能鸟瞰全貌,若仅仅留恋知春亭、谐趣园等一时一景,必不能领略皇家园林的气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赵进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