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厦门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杨叔禹编著的《清太医院医家研究》一书出版发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陈可冀先生为该书作序。陈可冀先生提到,清宫医家医技精湛,其医案深有挖掘之价值。杨叔禹称,以医家为纲,学习、研究清太医院杰出医家的辨证、组方用药经验,对现代中医临床很有帮助。
陈可冀先生介绍,《清太医院医家研究》一书共有四个部分。首先考略了太医院的历史沿革、清代太医院的概况,而后细分三章,重墨详述了清太医院医家的诊疗特色:先总结御医们“尤重脉诊”、“方药平和”、“重视调理”等诊疗特点之共性,再分门别类、逐一剖析刘声芳、刘裕铎、陈世官、力钧等20位杰出御医的临证特点,最后详举、分析疗效甚好的脉案。全书从不同角度向世人展示了御医们独具特色而鲜为人知的诊疗精微,极具学术价值。
陈可冀先生将该书写作特色概括为三点:首先是研究方法另辟蹊径,继承兼有创新。以往对清代大内医学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医案和方药的整理和挖掘;该书则以医家为纲,重点挖掘了御医们各具特色的诊疗思路。从书中可见,御医们临证辨治,各显神通、各具特色。这种以医家为纲的研究方法,有助于世人更好地了解清太医院医家的诊疗全貌,更深刻地领悟御医们的临证思辨特色和诊疗精要。
其次,该书发掘御医诊疗特点,无论是对清太医院医家诊疗共性的总结,还是对所选御医辨证用药的剖析,都紧紧围绕脉案、依据于脉案。从脉案中提炼诊疗特点,以典型案例佐证诊疗特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真实展示了御医们的辨证用药思路和临证经验精微,又和当今临床相连接,可有效指导当今临床。
另外,该书还介绍了清太医院医家采用的“会诊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特殊的诊疗形式。这些诊疗形式为宫廷医疗所特有,值得当前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