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ent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中草药专利常被抢注
中医药起源于中国,承载了重要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是中国对世界医药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北京市中医药领域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截至去年年底,北京市中医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为18009件,占全国中医药领域专利申请量的6.8%;发明专利授权量6139件,占全国中医药领域发明专利授权量的6.9%。中医药行业注册商标近3000件,比如同仁堂、食味草、本草方源等。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北京东方灵盾公司历时13年,自主研发完成了《世界传统药物专利数据库》,其中收录了1985年以来世界上20余个国家两个国际组织的以中药为核心的所有天然药物及其提取物方面的专利信息,包含20万条药物方剂、30万条基本专利、70万条同族专利,是目前世界上收录天然药物专利最全的数据库,并以市场化模式成功出口至马来西亚等国。
尽管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中药古方。但数据显示,已有900多种中草药项目被日、韩等国的企业抢先在海外申请了专利,这意味着国内中药市场近30%的份额以及国际市场90%以上的份额被国外企业占领。这充分说明中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任重道远。
产权保护意识须加强
北京一直是研发创新高地,因此,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的保护对于未来北京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知识产权局历来重视中医药领域的知识产权工作,自2013年起,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共同开展了《北京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情况研究》,对北京中医药行业知识产权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加强北京中医药知识产权“健体”专项行动计划(2015~2017年)》。此外,我们还将着手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为中医药知识产权护航。
一是提高知识产权创新能力。虽然北京市中医药领域的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在全国居于前列,但与北京市中医药行业的研发实力相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们将加大对中医药领域专利资助奖励的力度,引导提高中医药在制剂方法、新治疗作用等方面的知识产权申请数量和质量,鼓励中医药技术和产品到国外申请知识产权。
二是推进知识产权成果产业化。由于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够,很多传统中医药得不到保护,自制药剂及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一直困扰我国院校、医院和科研单位,许多具有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中药新产品不能尽快工业化生产,严重影响我国中医药行业的发展。鉴于此,我们应依托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中医药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搭建北京市中医药特色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为北京市中医药产、学、研机构服务,增强中医药领域知识产权转化能力。
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建设。调查显示,北京市中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整体不高,许多中药的研发成果没有申请知识产权,没有以法律的形式固化自己的权利;许多中医理论知识、独家方剂在传承中流失。因此,应加强中医药市场知识产权监管,打击假冒专利行为,定期发布《北京市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蓝皮书》;开展中医药领域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编写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科普读物,形成包括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多重保护方法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四是构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北京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在全国首屈一指。近几年,我们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大学等6所高校联合,共同培养知识产权实务人才。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第一家“中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基地”,开辟了知识产权行业人才的全新领域。该基地将为医院、学会、协会和企业培养一批兼具中医理论和知识产权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我们还将遴选一批中医药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和行业专家,建立中医药知识产权人才专家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