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对高考考生进行的调查显示,高考后考生平均每天的学习时间从原来的13小时下降为不到1小时,有25%以上的考生考后不再看课本。许多家长也由考前的“严格监管”变为“大撒把”,一些考生因此而肆意放纵,甚至改变生活习惯,比如不分昼夜地疯玩,无休止聚会、酗酒等。
为此,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心理咨询门诊戴光明教授提醒说,考试取得好成绩的考生和家长,切莫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眼睛应该向前看,保持良好的心态,为即将到来的填报志愿和即将开始的大学新生活做好充分准备。那些在考试中发挥不理想的考生,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分的压力或者过分的劝慰,不要在孩子面前总唠叨与考试相关的话题。可以让孩子多与同学沟通,将注意力从高考上转移。还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避免孩子出现过激行为。
戴教授认为,高考后,考生应该积极休息,科学放松。切忌打乱孩子的生物钟,以免造成身体上的损害。从复习、参考到等待发放录取通知书这个阶段,考生承受着较大的身心压力,考后如果骤然放松,不合理安排和调整生活,可能导致以后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形成焦虑、抑郁、人际交往困难等适应性障碍。对此,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或者出外旅游,同时需要进行“调整性学习”,看些文艺类书籍。(曾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