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村网

35%的回扣刺痛了谁

2018-12-05 22:17:57浏览:396评论:0 来源:山村网   
核心摘要:安晏   早就听说医疗器械领域商业贿赂很猖獗,但作为局外人,我们也只是道听途说、听听而已,至于医疗器械领域商业贿赂的“行
安 晏 
 
  早就听说医疗器械领域商业贿赂很猖獗,但作为局外人,我们也只是道听途说、听听而已,至于医疗器械领域商业贿赂的“行规”是什么,回扣“标准”有多高,猫儿腻有多少,实际操作时的“潜规则”又如何把握等等,概无所知。不过,日前拜读了一篇题为《医疗器械领域里的商业贿赂》的报道后,不禁“大开眼界”。

  据媒体报道,按照不同的科室,医疗器材领域回扣的比例是不一样的。主要由如下几个因素决定,是否使用特殊药品,是否需要关键性器材,是否需要手术等。除此之外,按照耗材来划分还有如下几个层次:普通耗材(各种针筒、试剂、手套等)、高值耗材(如人工关节、心脏支架等)、大型医疗设备(CT、伽马刀等)。以上三种类型,需要贿赂的目标人群是不一样的,于是比例也各有高低。据介绍,心血管领域专业耗材的回扣,最高比例达到了35%。比如说支架要4万元的话,主刀医生能拿到多少可想而知。

  有道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一个4万元的心脏支架,若按35%的回扣标准计,1.4万元的费用竟让患者承担了。其实,一些地方的医疗器械回扣高,早已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但为让家人保命,患者家属又不得不咬紧牙关,勒紧腰带,节衣缩食,甚至变卖家产,东借西凑,债台高筑。    

  平心而论,近些年来,伴随着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力度的加大,医药领域里的商业贿赂较以往有了一定的收敛。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自1998年原国家计委首次拉开药品降价大幕至2007年10年间,药品先后24次降价,药品领域里的商业贿赂得到了扼制。 

  不过,相对于治理药品领域里的商业贿赂而言,治理医疗器械领域里的商业贿赂的形势依然严峻。医疗器械有其特殊性,一些医疗机构购进医疗器械主要由其负责人乃至个别人说了算,监管机制缺乏。    

  高达35%的医疗器械回扣,让广大患者承担了不该承担的额外经济负担,带给患者及家人的是刻骨铭心的痛! 
  
 
(责任编辑:豆豆)
下一篇:

只有7家网站可销售非处方药

上一篇:

转基因鱼叫卖存在隐忧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xfptx@outlook.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