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笔者来到了“药王”孙思邈故里——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孙塬镇,进行了为期4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铜川市中药材产业化办公室王兆文老师的协助下,实践团队通过考察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发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
据王兆文老师介绍,虽然中药材产业在铜川地区起步较晚,但通过近年来的政策引导、项目开发以及科技推动等措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自2011年起,铜川市委、市政府为推动经济转型、加速经济发展,通过举办“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等各种形式,想尽办法提升铜川地区在中医药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耀州区所产的黄芩和宜君县所产的党参,因质量上乘,分别被誉为“耀芩”、“宜党”。2014年,“耀芩”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可以想象,在中药材产业取得可喜成绩的背后,药农的付出不言而喻。在黄芩种植基地——孙塬镇宝鉴村,我们采访了药农李孝文,他给我们讲述了种植黄芩的艰辛与不易。黄芩药材的生长周期较长,一般播种之后,3年才能进行采收。而在种植过程中,每年需要进行至少两次的人工除草,还要喷洒一次除草剂。这些较为原始的劳作方式,对于目前缺少年轻劳动力的农村来讲,其劳动强度可想而知。此外,黄芩种子的采集也是一件颇为费事的事情,因为种子较小,前后共需要9~10道工序才能完成。这样,去掉种植过程中播种、除草、采挖等环节所需要的人力成本,平均算下来,种植黄芩亩均年纯收入在500~700元。加上政府对药农的补贴(每亩地补助100元),及对中药材机械、合作社、认证等的额外补贴,种植黄芩三年纯收入也不超过2000元。这种费时、费力的原始劳作,其收益与付出的艰辛相比,显然还有很大差距。
从李孝文家出来,我们直奔小丘镇红岩村采访另一药农许永平,老许还是耀州区现代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当被问及中药材种植过程面临哪些困难时,老许颇有感触。比如,黄芩的除草剂问题,因为一般的除草剂同样会伤害属于草本植物的黄芩;化肥的使用问题,农家肥虽然理想,但由于缺乏劳动力,造成人工成本太高。另外,农药残留与有效成分的检测问题,由于缺乏简单易行的检测方法,使得药材的推销与宣传缺乏事实依据;产地与药厂的对接问题,由于铜川地区中药材产业起步较晚,且地处偏远,虽然药材质量优良,但销路及价格一直是老许的心病……药农辛苦了半天,所种的黄芩在地头儿的售价每公斤不足10元,而药店中出售的黄芩每公斤几十元甚至上百元,加之很多药厂都有固定的采购、进货渠道,要想打入原有的产业链,其难度可想而知。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药农的支持与参与。如何更好地解决药农的顾虑与隐忧,把中药材种植的风险降到最低,尽可能地保证药农的利益最大化,恐怕是中药材产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