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
我的孩子今年读小学二年级。老师说他上课总是乱动,很难安静地读书。在家里,他学习也不专心,就是看电视时安静。您看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殷海燕
殷海燕朋友:
您可别随便把孩子的好动和儿童多动症画等号。尽管有些孩子的确好动,很像多动症,但是并非都是多动症。
多动症之外造成孩子好动的情况有哪些呢?一是年龄特征。活泼好动是孩子的本性。二是气质特征。多血质的孩子的明显特点就是活泼好动。三是智力特征。有的孩子确实比一般孩子聪明,一般的教学内容就会让他“吃不饱”,有多余的精力。于是,就常常表现为不注意听讲,活泼好动。四是学习障碍。有些孩子可能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因而难于集中注意力,总想做点别的活动。五是教养习惯。有些孩子从小养成了不能安静的习惯,也常常表现为多动。六是标签效应。有些孩子的类似多动症的表现,是大人不经意间“培养”出来的,这叫标签效应。这些“多动”和多动症最为明显的区别是在活动内容和场合上是否有选择性。前面的“多动”常常具有选择性,比如在学习时“多动”,而在看电视或做游戏等感兴趣的活动上就没有这种表现。多动症儿童则没有这种选择性,不论在什么活动中都会表现出多动症状。单凭您孩子看电视安静这一点就可以肯定,您说孩子是多动症,让孩子蒙受了天大的冤枉。
为了不让孩子蒙冤您该怎么办呢?一是别轻率地给孩子贴上消极的标签。二是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如孩子好动是年龄特征或是气质特征的表现,您可以忽略不计,适当引导就行了;如孩子好动是智力超常,您可以和老师或有关方面联系,对孩子采取特别的教育措施;如孩子的不专心是由于学习障碍,您就想办法给孩子补课;如孩子难于安静是由于习惯,您就着意从培养习惯入手。
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