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阎 红
过完元旦,学生们一边忙着期末考试,一边憧憬着即将到来的又一个寒假。假期本来是属于孩子们的一段最自由快乐的时光,他们可以暂时告别繁忙的学业,不用再顶着星月上学、回家,不用熬夜突击备考,可以看闲书睡大觉,约上三五好友出游聚会……但是,事实上往往不能如愿。
今年刚上初中的欣欣就还要上各种补习班,寒假对她来说只是“比平时轻松一点的学习”。而小萧是沈阳市某重点中学高一的一名学生,学习成绩优异。问及假期有什么打算?他说:“除了过春节的几天可以真正放松,其余的假期时间,妈妈早已给他报名参加了数学班、外语班、学习写作……”看来,在寒假里“痛痛快快地玩一个月”并没有想象中来得那么容易。谈及此事,萧萧有点没精打采,主要是怕拉下功课,同学的成绩会超过自己。他说班级中许多同学都是这么准备的。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卫生医院赵宏主任介绍,孩子们在假期里不能如愿地得到放松,家长也觉得很无奈。在家长看来,现在社会上竞争这么激烈,不抓紧时间让孩子多学点东西怎么行呢?与其让孩子在就业的时候面临更大的压力,不如让孩子趁高中时多加把劲儿考上重点大学。
假期真需要不停地补课?怎样的假期才算理想?赵宏说,目前学生的学习负担非常重,但一味增加学习时间,甚至假期也花大量时间补课,未必是理想的选择。其实在假期,家长可以找一些“两全其美”的方式,既可以让孩子放松身心,又可以达到“充电”的目的。
赵宏主任介绍,在平常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们常常觉得压力很大,而且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品质的极端缺乏,在家在学校也出现了很多与人沟通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寒假里让孩子们快乐“充电”,是非常重要的。
1.首先要让孩子有一个放松的心情。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生活后,孩子们需要适度地休息、放松,如充足的睡眠、良好的饮食等。当然,有的学生会曲解放松的含义,以为放松就是把学习全放下,结果会整日沉迷于玩耍。更有甚者,沉迷于网络,直至开学后也不能从中自拔。这是不应该的。
2.可以让孩子在寒假里变小几岁。也许由于学习的压力,和过去相比,现在孩子们的假期越来越老气横秋。或只有单调的学习,或闷在家里置身电视机前,或孤独地啃一本又一本越来越艰涩的参考书。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选择一定的室内外体育活动。这对培养孩子的组织能力、激发参与意识、增强体质、培育集体合作精神,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孩子成才的关键在于理想、智慧、情操、意志、沟通等非智力因素,但是孩子的“完美人格”并不是顺其自然就能发展成的。家长和社会应该帮助孩子找到发自内心、恒久不息的原动力,鼓励孩子创造快乐、富裕、和谐及均衡的人生。在平时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孩子们很少有机会得到这些能力的锻炼,而假期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给孩子布置任务,如给初中生“一种乐器、一本日记和一个上午学习”,主要培养其好的习惯,过轻松的寒假;给高中生“一个人、一个培训班、一本好书和一定的家务劳动”,鼓励孩子为他人服务,注重塑造孩子的人格,帮助孩子发现自身的优势和潜能,让孩子们在假期里快乐“充电”。